她让祖国核技术领先50年,却杳无音讯,丈夫:她30年没有回过家了

2025-04-27ASPCMS社区 - fjmyhfvclm

2019年是新中国建立70周年,这一年的国庆上映了一部电影《我和我的祖国》,激发了无数人的爱国之情。剧中有一幕,是科研人员高远在隐姓埋名三年后,和妻子在公交车上相遇。两人却要装作不认识,直到街上传来原子弹试爆成功消息,才让两人留下双双泪目。

故事虽然是虚构的,但是在六十年代却有许多科研人员,为了工作不得不离开家庭,隐姓埋名,甚至30年没有回家一次。他们奋斗在国防科研的前线,从为了祖国离开家门的那一刻开始,他们和家人的人生便没有相聚,只有相遇。

有别于两弹元勋邓稼先,钱学森这样的著名科学家,王承书的名字鲜为人知,但是她却也是我国不可或缺的核物理学家,没有她我国的科研事业将退后50年。而她作为一介女子,毅然决然在国家需要时,背井离乡隐姓埋名,就连她的丈夫说起她说,都不由感叹到:“她已经30年没有回家了。”

aspcms.cn

王承书出生于1912年的上海,踩着清朝灭亡民国建立时间点出生的王承书,见证了从民国到新中国的真实历史,而她从小就想着为国家献出自己的一切。因为自幼体弱多病,她不得不休学自家,但是对知识的渴望却迫使她在家里自学知识,终于在1930年考上了燕京大学物理系。

作为物理系新生中唯一的女性,许多人都对她投来质疑的目光,而她没有多说,用实力向所有人证明“巾帼不让须眉”这句老话并非虚言。在四年的残酷竞争后,所有新生仅有4名成功毕业,王承书正是其中之一。随后王承书一直都在母校攻读硕士,边读书边做科研工作,直到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她才不得不离开北京。

国内烽烟四起,已经没有良好的环境让王承书潜下心来研究学术,她于是准备出国留学,在1941年8月,阔别实验室多年的她,终于能够在美国密歇根大学继续自己的学术研究。截止1949年,王承书在美国取得了博士学位,钻研了空气动力学等高深领域。在得知新中国成立后,立马准备回国,虽然苦难重重,但是在历经千辛万苦之后,王承书还是成功回到了祖国。

她不仅顺利回国,还把在美国研究的资料一个个拆封寄回中国,而这些资料给后来研究原子弹和导弹提供了大量参考。回国后她也马上加入科研团队,并且在1961年,响应号召,离开深爱的丈夫和孩子,独自一人坐上前往西北荒漠的火车,这一走就是30年。即使1964年原子弹成功试爆,她却依旧没有停下自己的脚步,始终钻研在科学领域。

国家,国家,先有国后有家,但是又有多少人能够做到抛弃家庭为国捐躯,在30年内,王承书没有回家一次,和丈夫也是聚少离多。正是这份牺牲精神,才让中国能够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一跃成为世界顶尖的军事科技强国,王承书和她的团队,用自己家庭作为牺牲,换来中国提速50年的光速发展,在她之后的人生中,和家人却只有相遇,没有相聚。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