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美院师生作品亮相北京国际电影节“无界∞沉浸”双单元展览

2025-04-24ASPCMS社区 - fjmyhfvclm

️天津北方网讯:日前,第十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无界∞沉浸单元”在新华1949文化金融创新产业园正式启幕,汇聚全球47部先锋沉浸作品,涵盖VR、AR、MR及多种交互影像形式,集中呈现影像艺术在新时代的多维拓展。

本届展览由“艺术家单元”与“高校学生优秀作品单元”大板块两组成。天津美术学院人工智能艺术学院实现“双单元”入选佳绩,美院青年教师卢思屹的MR作品《幻数方舟》与学生团队的四组AR沉浸影像作品,双双亮相展映现场,充分展现天津美术学院在人工智能多领域融合教学体系下的实践成果与创作实力。

MR作品《幻数方舟》融合混合现实技术与AI生成图像,构建?艘漂浮于虚实之间的数据方舟,象征人类在未来信息宇宙中的精神航行与文明采样,展现了天美在跨学科创作、教学融合及实验影像研究中的前沿探索。

卢思屹表示,《幻数方舟》更像是?个持续生长的容器。它通过MR技术构建流动空间,完成了从个体表达向多重影像平台的跃迁,构建出了多维的、可参与的影像生态。作为人工智能艺术学院的青年教师,卢思屹始终将创作实践带替教学现场,让学生在真实项目中直面媒介的特性与叙事逻辑,理解技术不仅是表达的工具,更是思想与情感的延展。他引导学生透视技术表象之下的艺术语境与人文关怀,鼓励他们以未来影像的构建者身份,主动介入这个正在成形的世界。

开幕式当天,“致敬中国电影120周年:高校主题创作”联合发布仪式同步举行。天美师生创作的四组AR作品正式亮相,大展风采:《椅子上的枪响》通过AR技术构建多视角镜头,观众可在不同位置间切换视角结合意象物理解旧社会的权力对峙状态。作品《寻枪!》基于电影《寻枪》进行混合现实艺术创作,作品以第?视角构建意识迷宫,融合变形空间与开放性互动叙事路径,实现沉浸式、可交互的记忆体验,拓展了混合现实在心理叙事中的表达潜力。《无声》讲述一位女性在四合院中度过的一生,叙事以四封信串联,通过钟表结构呈现时间与记忆的关系,引导观众进入人物情感内部。《觅光》通过体积与色彩的对比,表现微小生命对巨大压迫的回应,树根结构象征力量的潜在积聚,画面整体保持低饱和度,仅保留植物的色彩。四件作品均基于混合现实眼镜实现沉浸式叙事体验,融合动态图像、空间计算与叙事设计等核心课程,结合中国经典电影进行再解读与空间重构,体现天美青年对未来媒介语言的探索潜力。(津云新闻记者 霍艳华)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