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支iPhone成本大增270美元!组装厂迁移美国不容易

2025-04-07ASPCMS社区 - fjmyhfvclm

本文由半导体产业纵横(ID:ICVIEWS)综合

️若要将制造业转移到美国将是一项大规模、艰巨的任务,甚至需要耗费数年的时间。

以最新iPhone16Pro来说,256GB版本的费用为1,100 美元,TechInsights 研究分析师Wayne Lam 分析,苹果预估内部所有成本约为550 美元,加上组装和测试,每支的成本上升到580 美元,即使考虑到苹果的广告预算和所有的服务(如iMessage、iCloud 等),利润仍然很高。

如今考虑到特朗普最新公布的对中国商品征收的关税总额为54%,代表每支iPhone 成本上升至850 美元,而若苹果不提高价格,那利润就会大幅缩水,不足以支撑一家价值上兆美元的科技大厂,但只将组装过程转移到美国,并不便宜,而且绝对不容易。

苹果iPhone 迁移回美国制造可以节省关税吗?但苹果仍要为每支设备的许多进口零件缴纳税款,Rosenblatt Securities 的高级研究分析师克罗克特(Barton Crockett)表示,若要将制造业转移到美国将是一项大规模、艰巨的任务,甚至需要耗费数年的时间。

克罗克特解释,即使真的迁移回美国制造,但手机本身的价格可能会更高,因为中国的组装生态系受惠于劳力密集,而这在美国完全没有经济效益,目前尚不清楚能否在美国生产出具有价格竞争力的智慧型手机,而苹果发言人拒绝对iPhone 的定价计划或生产细节发表评论。

根据Lam 的估计,苹果在中国组装手机的成本可能是30 美元,但迁移回美国组装可能要花费300 美元,而且从触控荧幕到内部存储器的每个零件都在美国生产,成本无法估量,因此建议关税问题未解决之前,消费者只能让手中的这支iPhone 尽可能长久使用。

特朗普下一个关税大刀挥向越南?

特朗普宣布为削减2024 年美国高达1 兆2,029 亿美元的贸易赤字,即将启动“公平及互惠计划”,预计4 月2 日推动对等关税(Reciprocal Tariff),重点就是若外国商品关税高于美国,美国即有权利要求对方调降关税与美国同水准,以符合对等互惠的原则,否则就加诸制裁,预期未来美国将针对美国有巨额贸易赤字的国家或产品。

根据越南统计局资料,越南2024 年全年出口额为4,055.3 亿美元,进口额为3,807.6 亿美元,而根据美国商务部的数据,2024 年越南对美贸易顺差达到1,235 亿美元,使得越南成为美国第三大贸易逆差来源,而越南加入全球科技创新趋势,致力吸引美国高科技投资,尤以芯片及半导体领域,越南已成为美国全球供应链重要一环。

越南2024 年电子产品、电脑及零组件出口额达725 亿美元居首,年增26.6%;其余手机及零组件539 亿美元,年增2.9%;机械设备及零组件522 亿美元,年增21%;纺织品、成衣370 亿美元,年增11.2%;鞋类228.7 亿美元,年增13%;木材及木材制品162.8 亿美元,年增20.9%;运输工具150亿美元,年增6.4%;水产品100 亿美元,年增11.9%。

中国台湾科技大厂早早布局越南设厂

资诚东南亚及印度业务主管合伙人吴伟台与资诚驻越南执业会计师陈以谦实际分享当地现况,直言台厂转移都需要成本,并不会这样一直转来转去,目前就是且战且走、一动不如一静,还要看清局势,随时做好供应链弹性调配。

吴伟台表示,台商前往越南分为两波,第一波南向政策时,早期主要是以劳力密集的传统产业为主,因此台商绝大多数传统产业都聚集在越南,再来是新南向政策及美中贸易战时期,促使许多台商前往越南建立第二生产基地,这时候就是聚焦在北越地区,以靠近中国方便运输为主。

吴伟台表示,从数据来看,越南目前是美国的第四大贸易顺差国,美国市场占越南出口的近三分之一比例,为越南第一大出口市场,其中大部分正是各国前往越南投资设厂,所带动的电子零组件出口贸易,以目前投资规模来看,前往越南设厂最多的是韩国,再来是新加坡、日本,而中国台湾则排在第四位。

陈以谦表示,以台商投资越南规模来看,最大的单一个体其实是台塑河静钢铁厂,还有味丹、统一、儒鸿、宝成、正新,而电子零组件方面,包括鸿海在当地的布局一直都有扩大,还有仁宝、广达、和硕、英业达、纬创,其中仁宝在当地投资已经超过15 年,而广达、英业达算是中后期开始进驻。

由于自己驻越南执业超过10 年,陈以谦分享,前往越南布局的电子大厂主要以通讯、笔电产品代工为主,还有像是光宝科、佳世达、友达,其中佳世达集团拥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随着越南越来越蓬勃发展,其实土地、劳动力都很竞争,因此供应链开始有自动化设备厂进驻,部分零星的中型厂商,但仍具有相当的规模。

台厂供应链转移成本高昂

针对特朗普对等关税的“肮脏15 国”名单,吴伟台认为,单纯从数字来看,越南肯定名列榜单之上,但像是中国台湾因为台积电赴美扩大投资千亿元,所以中国台湾可能会过关,而日本同样受惠软银宣布扩大美国投资有可能过关,至于越南政府则为因应特朗普关税大刀,正式宣布降低对多项美国产品的关税,包括液化天然气(LNG)和汽车,并开放特朗普亲信马斯克运营的Starlink 卫星通信服务。

越南为因应贸易逆差,吴伟台指出,越南政府积极避免被纳入“肮脏15 国”名单,并透过地缘政治的重要性,借此降低贸易战的风险,因为越南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相信对美国来说,这些都需要仔细考虑。

台厂面对特朗普关税“真实想法”

伟台分享,目前没有人知道特朗普的关税策略,这一两个月,内地的确有跟越南设厂的台厂讨论,是否要转移生产基地到泰国、马来西亚、印度,但是制造工业不是这样调整,现实面的问题就是供应链转移需要技术、资金、土地,还要关注各国的外汇管制,牵涉的议题非常复杂,再来是越南其实在地缘政治上面,其实是世界各国都在积极拉拢的一个重要国家。

吴伟台认为,现在台厂抱持的就是且战且走、一动不如一静的想法,因为工厂从规划到落地、生产,并非几个月内就可以搞得定,建议台商还是要看清整体局势再决定,至于是不是要转移到美国,目前科技大厂的确陆续宣布前往美国设厂扩大投资,但这是AI 相关产品的部分,若是劳力密集的组装代工,其实真的很怀疑可能性。

陈以谦分享,供应链转移要考虑的因素很多,科技大厂的投资通常都是重资本,因此目前看来都持观望的态度,而且其实通讯(ICT)产品是零关税产品,这是根据WTO《资讯科技协定》,凌驾于美国政府之上,并不是特朗普可以轻易推翻的协定,因此ICT 产品需要持续观察,反而是农产品是最有可能被美国锁定的项目。

台厂积极布局美国仍有限制

实际观察目前科技大厂的美国布局,其实原本鸿海、广达、和硕、仁宝就有美国生产基地,因应特朗普2.0 关税政策,鸿海、广达、纬创、纬颖、英业达、仁宝与和硕早已陆续前往美国得州考察,目前都有加码投资美国的计划,像是特朗普发起的“星际之门”(Stargate)计划首座AI 资料中心已在德州动工,规划打造软体及低轨卫星产业重镇。

由于目前中国台湾服务器ODM 厂占全球服务器主机板产量90% 以上,服务器系统占80% 以上,但在北美的生产不到15%,因此包括广达斥资72.8 亿元增资美国子公司QM,未来将因应原本加州与田纳西州的产能扩产,仁宝考虑在德州设置生产基地,以及英业达将既有的德州的售服中心厂区纳入评估,还有纬创加州AI 服务器研发中心已投产,并取得德州土地与厂房,积极扩大投资美国。

整体来说,科技大厂积极布局美国市场,包括强化基础厂房,以及扩大产能规模,但仍面临人力成本、技术缺乏、供应链不完整的问题,因此锁定的只有高毛利的AI 服务器产品,其他组装代工却很难前往美国生产,即使因为特朗普的关税大刀,但科技大厂仍需要在产品类型和生产地点进行谨慎评估,以确保最大化的经济效益。

*声明:本文系原作者创作。文章内容系其个人观点,我方转载仅为分享与讨论,不代表我方赞成或认同,如有异议,请联系后台。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