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不说话的爱 无声胜有声
4月3日,由张艺兴领衔主演的电影《不说话的爱》正式上映,两天后票房突破5000万元。影片聚焦听障人士及其面临的各种困境,张艺兴在片中饰演聋人爸爸小马,虽然听不见外界声音,却用行动给了女儿木木全部的爱。张艺兴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次拍摄经历让他走进了聋人朋友们的世界,并将手语融入演唱会,设置听障人士专区,呼吁公众更加关注聋人群体。
为了更好地扮演角色,张艺兴在手语老师迟耀明的帮助下学习手语,并深入聋人群体的生活观察他们日常细节。影片拍摄时,张艺兴与现场聋人演员通过手语交流,已经可以达到正常沟通的水平。在他看来,手语与语言有异曲同工之处,更多地以视觉优先,语序上也有差异。例如,用手语表达“灭火”,需要先打“火”,后打“灭”。聋人会通过表情和动作强弱去表达程度,如“温暖”手势较为平静,“火”则节奏更快。因此,在扮演聋人时,表情和肢体语言就需要更加注重细节和丰富。
小马眼睛上的伤疤是张艺兴为角色加入的设计之一,这道疤痕给观众一个自由联想角色前期经历的空间,这是小马和木木妈妈刚认识时,为了保护她而受伤留下的。这是张艺兴首次饰演聋人父亲的角色。在很受观众好评的“选亲”戏中,张艺兴与导演沟通了很多情感表达的细节,他认为演员需要根据情境来调整情感的强度。对于女儿选择妈妈时小马流露出的不舍和苦笑,张艺兴认为这种情感表达很自然。
提到与小演员李珞桉合作时,张艺兴表示两人相处模式贯穿戏里戏外,她喜欢跳舞,还会在现场教他跳自己的歌。通过拍摄《不说话的爱》,张艺兴发现手语的推广程度并不高,聋人群体就业甚至手语老师的就业都存在难点。他希望能够通过这部电影让更多人了解这个群体。“他们非常阳光,很善良、很直接,我很喜欢跟他们做朋友。”张艺兴回忆起与聋人朋友的互动时说:“我希望用我的绵薄之力让更多人学习手语,让他们感受到世界的美好和温暖。”
采访过程中,张艺兴不忘手语教学,教记者“你好”“谢谢”等常用词汇,鼓励大家多与聋人朋友沟通交流。如今,张艺兴还将手语带上了自己的演唱会舞台。他的“大航海4·STEP”巡演邀请到两位手语老师对全场歌曲进行手语翻译,还在厦门站安排专门的包厢给特邀的聋人观众,让聋人朋友也能欣赏舞台、感受氛围、“看”懂音乐。张艺兴希望努力融入到聋人朋友们的生活,让大家一起感受现场,一起玩。
2024年,张艺兴在音乐话剧《受到召唤·敦煌》中一人分饰两角,台词、表演、演唱、舞蹈四方面兼顾的表现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入职国家话剧院后,台词老师李晔和声乐老师马娜给予了他很多指导和帮助。张艺兴非常感谢国家话剧院长田沁鑫导演给予的机会,让她在一个更大的平台上去展现自己。田沁鑫曾用“运动员”来形容张艺兴精力充沛。张艺兴笑着说:“我只是在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只是恰巧这是我的职业,希望大家都能找到让自己享受的事情。”
谈及近年来越来越活跃在大银幕,张艺兴表示接戏最注重的是剧本的逻辑。关于未来计划,他表示想挑战话剧,在一个沉浸的舞台上去表达一个故事,体验新的世界感悟。当被问及“怎样才算是合格的演员”,张艺兴觉得这是一个不断提升和学习的过程,通过扮演不同角色尝试一种新的人生、新的生活方式,重塑、重造自己。提到自己从偶像转型为演员,张艺兴坦言大众对每一个偶像、艺人、演员、歌手的评价都有主观判断,他会通过整体反馈去不断调整自己的脚步。近期,张艺兴正在挑战一个期待已久、梦想中的角色,他表示这对他是莫大的支持、鼓励和学习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