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新观察|AI赋能,“眼镜之都”打造智造新高地
“当你跟一个戴着AI眼镜的人去竞争的时候,是一个跨物种的竞争,一个硅基生命和碳基生命的能力的竞争,差距其实是非常大的……”在2025中国AI眼镜产业发展大会上,Rokid创始人CEO祝铭明带着全网“出圈”的AI+AR眼镜Rokid Glasses再次上演“脱稿”演讲。
在现场,记者看到了这款名为Rokid Glasses的AI+AR眼镜。“这款智能眼镜仅重49克,续航可以长达6小时,可以拍照、翻译、导航支付等。 因为它像手机一样,有自己的运行系统。”祝铭明告诉记者。
在Rokid展馆,各式智能眼镜吸引着参展者的目光。人们现场戴上AR眼镜,沉浸式体验神奇“视界”,现场时不时传来一阵阵“哇”声。“科幻感满满!”一游客在体验后连连称赞道。
Rokid展馆内,参展者正在沉浸式体验AR眼镜(央广网记者 周蓓 摄)
在香港雅视光学集团展区,一款外形轻薄小巧的智能眼镜吸引了众多与会嘉宾和市民关注,他们纷纷前来体验佩戴后的“别有洞天”。
市民黄女士在试戴后说:“我是近视眼,戴上这个眼镜,再加上近视眼镜片后,感觉影像投屏在前面3米左右的距离,跟平常戴眼镜差不多,功能也比较多,挺有意思的。”
“这款镜框是智能镜框,镜体里面搭载的是智能芯片,通过APP实时回传监测数据,可以监测到孩子户外的运动量、佩戴姿势等,可以有效预防和纠正孩子近视。”江西一家本土眼镜企业董事长李少强拿着新产品,给记者介绍道。
此外,在这次眼镜大会上线的雅视 AMOS(雅姆斯)智能销售系统,将搭建余江眼镜产销供应平台,推动眼镜门店与园区工厂实现产销融合。
来自全国各地的参展者齐聚一堂(央广网记者 周蓓 摄)
2024年,江西省鹰潭市余江区已集聚企业300余家,培育自主品牌90余个,获授专利137项,实现全产业主营业务收入108.22亿元,产品远销60多个国家和地区,2024年外贸出口额超1亿美元。
站在新的起点上,这座“眼镜之都”正以AI为引擎,加速从传统制造迈向智能引领,以前沿科技推动产业升级。
️作者:周蓓
️流程编辑:u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