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etyl-Heme-Binding Protein 1 (1-21) (Human),946571-77-31
2025-03-04
基本信息
- 英文名称:Acetyl-Heme-Binding Protein 1 (1-21) (Human)
- 中文名称:乙酰化人血红素结合蛋白 1 (1-21)
- 氨基酸序列:乙酰 - 甲硫氨酸 - 亮氨酸 - 甘氨酸 - 甲硫氨酸 - 异亮氨酸 - 赖氨酸 - 天冬酰胺 - 丝氨酸 - 亮氨酸 - 苯丙氨酸 - 甘氨酸 - 丝氨酸 - 缬氨酸 - 谷氨酸 - 苏氨酸 - 色氨酸 - 脯氨酸 - 色氨酸 - 谷氨酰胺 - 缬氨酸 - 亮氨酸 - 羟基1
- 单字母序列:Ac-Met-Leu-Gly-Met-Ile-Lys-Asn-Ser-Leu-Phe-Gly-Ser-Val-Glu-Thr-Trp-Pro-Trp-Gln-Val-Leu-OH1
- 三字母序列:Ac-Met-Leu-Gly-Met-Ile-Lys-Asn-Ser-Leu-Phe-Gly-Ser-Val-Glu-Thr-Trp-Pro-Trp-Gln-Val-Leu-OH1
- 分子量:约 2541.91(计算值,实际可能因修饰等因素略有差异)
- 分子式:C₁₂₁H₁₉₁N₃₁O₃₄S₂
- 等电点:因含有酸性和碱性氨基酸,粗略估算等电点在 5-7 之间,精确值需详细计算酸碱解离常数
- CAS 号:946571-77-31
结构信息
由 21 个氨基酸组成,N 端为乙酰化修饰,增加了多肽的稳定性和疏水性。氨基酸组成中有甲硫氨酸、亮氨酸等非极性氨基酸,可参与形成疏水核心;天冬酰胺、丝氨酸等极性氨基酸可在多肽表面与水或其他极性分子相互作用;色氨酸等具有较大的侧链基团,可能参与特殊的相互作用或影响多肽的折叠。整体可能形成一定的二级结构如 α- 螺旋或 β- 折叠等,但具体空间结构还需通过 X 射线晶体衍射、核磁共振等技术进一步确定。
作用机理及研究进展
- 作用机理:可能通过特定的氨基酸序列与血红素发生相互作用,其具体结合模式可能涉及疏水作用、氢键、静电作用等。通过与血红素结合,可能参与血红素的转运、储存或调节血红素相关的生理过程,如参与细胞内的氧化还原反应调节、氧的运输和代谢等,但具体的分子机制还需要更深入的研究。
- 研究进展:目前关于该多肽的研究相对较少,主要集中在对其基本性质和潜在生物学功能的探索阶段。有研究在探索其作为血红素结合蛋白在某些疾病状态下的表达和功能变化,但尚未有系统性的深入研究报道。在一些细胞模型中,初步发现其表达量的变化可能与细胞的氧化应激状态有一定关联,但具体的调控机制和生理意义还需要进一步阐明。
溶解保存
- 溶解:可尝试先用无菌水溶解,若溶解困难,可使用少量的有机溶剂如二甲基亚砜(DMSO)辅助溶解,但要注意 DMSO 的终浓度在细胞实验等应用中一般应控制在 0.1% 以下。也可使用 10%-30% 的醋酸溶液等进行溶解。
- 保存:建议以冻干粉形式保存于 - 20℃或 - 80℃,避免反复冻融。如果是溶液状态,需分装后保存在 - 80℃,以保持其稳定性和活性。
相关多肽
- Heme-Binding Protein 1 全长蛋白:是该多肽所在的完整蛋白,包含更多的氨基酸序列,可能具有更复杂的结构和功能,与 Acetyl-Heme-Binding Protein 1 (1-21) 存在结构和功能上的联系,可通过对比研究了解该多肽片段在整体蛋白中的作用。
- 其他血红素结合多肽:如一些人工合成的具有血红素结合能力的多肽,它们可能在结构上与 Acetyl-Heme-Binding Protein 1 (1-21) 有相似之处,也可能具有不同的结合特性和功能,通过比较研究可深入了解血红素结合的结构基础和功能特点。
所有产品仅用作实验室科学研究,不为任何个人用途提供产品和服务。
供应商:上海楚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