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要上演?太阳系正在向黑洞坠落,坠落具体时间已经算出!

2025-02-28ASPCMS社区 - fjmyhfvclm

现代科学认为我们的宇宙诞生于138亿年,在138亿年的时候,有一颗奇点发生了爆炸,奇点是一个质量无限大、能量无限大、热量无限大、密度无限大、体积无限小的点,这个点爆炸以后,我们的宇宙快速的向四周膨胀,经过138亿年的时间,我们的宇宙才膨胀成现在看到的样子,宇宙中的天体都是在宇宙大爆炸之后形成的,我们所看到的恒星、彗星、小行星、中子星等等都是宇宙大爆炸的产物,我们的地球其实就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在太阳系中一共有八大行星,它们分别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在八大行星当中,地球是唯一一颗诞生了生命的星球。

www.yueliang-cn.com/en/killer-whale

www.yueliang-cn.com/en/circumgyrate

www.yueliang-cn.com/en/illumination

www.yueliang-cn.com/en/sleeper

www.yueliang-cn.com/en/carbides

www.yueliang-cn.com/en/sleeping-car

www.yueliang-cn.com/en/reformists

人类诞生于200多万年前,在200多万年前,人类生活在地球上,当时地球上还生活着很多其他凶猛的生物,猿类生物为了能够长久的生存下去,它们选择了群居生活,群居生活不仅仅能够促进彼此之间相互交流的机会,还能够有效的抵抗外来侵略者,科学家经过研究发现,频繁的交流能够使猿类的大脑变得越来越聪明,由于猿类生物长期在一起生存,所以猿类的大脑变得越来越聪明,最终成功进化为人类,人类诞生以后就开始不断的研究和探索世界的奥秘,经过几千年的科技发展,现在人类已经能够走出地球探索宇宙,这说明人类科技发展的速度是非常快的。

展开全文

当人类走出地球之后才知道,宇宙浩瀚而神秘,在宇宙中存在很多我们无法解释的现象,而且宇宙中还有很多神秘的天体,比如说黑洞,在1916年的时候,爱因斯坦发表了广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建立在牛顿万有引力的基础上,在广义相对论中预言了一种天体,爱因斯坦认为宇宙中存在一种神秘天体,当这个天体的质量达到一定程度,那么光都没有办法逃离它的引力,不过当时爱因斯坦本人都不相信宇宙中存在这样的天体,后来德国物理学家卡尔史瓦西给了黑洞一个精确的解释,他认为大量的物质集中在一点时,就会使周围产生视界,一旦进入这个视界,物体就会被吸进去,最终科学家把这种神秘的天体称为是黑洞。

黑洞能够吞噬任何物质,只要进入黑洞的视界范围,就会被黑洞吞噬,在我们的银河系中心,就有一颗超大质量的黑洞,这颗黑洞控制着整个银河系在运动,根据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我们能够知道,任何有质量的物体都是有引力的,物体的质量越大,它的引力就越大,在太阳系中,太阳的质量占到了太阳系总质量的百分之99.86,剩下的八大行星和其它物质占到了太阳系总质量的百分之0.14,从占比上我们就能够看出太阳的质量非常大,强大的引力能够将八大行星全部吸引过来,而八大行星为了不被太阳吞噬,它们只能够不停的自转和公转,这样能够产生离心力,离心力和引力相互抵消,所以八大行星能够稳定的围绕太阳转动。

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不仅仅解释了天体的基本运行规律,而且还指出了木星、土星的卫星围绕行星也有同样的规律,他认为月球除了受到地球引力影响之外,还受到了太阳引力的影响,不过牛顿认为,引力是一种无视距离和空间的力,它能够瞬间出现,但是对于引力的介质牛顿也解释不清楚,如果按照牛顿的说法来看,如果我们的太阳突然消失,那么引力也会突然消失,这个理论持续了几百年的时间,直到爱因斯坦出现以后,才打破了这个观点,爱因斯坦认为引力其实并不存在,他认为质量小的天体之所以会围绕质量大的天体运动,是因为质量大的天体将宇宙薄膜压弯了,所以质量小的天体才会围绕质量大的天体运动。

按照爱因斯坦的理论,那么所有的天体其实都是依附在宇宙薄膜上面,这就好比一个蹦蹦床一样,物体在上面运动能够使蹦蹦床的形状发生改变,物体的质量越大,蹦蹦床弯曲的程度就越大,为了证明爱因斯坦的理论是对的,科学家们还专门做了实验,在1919年日全食的时候,科学家们分别在不同的地方进行了观测,最终得出的结果和爱因斯坦预想的一样,根据爱因斯坦的理论科学家还发现了重力波,重力波就像是时空中的涟漪,如果把时空看作是一个巨大的薄膜,那么有质量的物体就会让这张薄膜弯曲,当一个有质量的物体静止在宇宙中时,它所处的时空就不会发生变化,但是如果第二个有质量的物体加入,那么两个物体之间会相互运动。

相互朝对方施加一个加速度,这个过程会造成时空扭曲,从而产生重力波,在2015年的时候,科学家观测到了来自13亿光年外的两个黑洞融合,并且观测到了重力波,这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观测到重力波,这也证明了爱因斯坦的理论是对的,目前人类在宇宙中已知引力最大的天体就是黑洞,它能够扭曲时空,在我们的银河系中就存在大大小小很多黑洞,而中心的黑洞是太阳质量的400多万倍,我们的地球在围绕太阳转动,太阳在围绕银河系转动,地球自转一圈的时间大约是24消失,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一天,公转一圈的时间大约是365天,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一年。

在宇宙中不仅仅是我们的地球在转动,整个太阳系也在不停的转动,根据科学家的研究得出,地球围绕太阳转动一圈的路程大约是9.42亿公里,而我们的太阳正在以每秒240千米的速度围绕银河系中心转动,大约每2.2亿年就会完成一次质心公转,根据科学家的研究发现,太阳系每围绕银河系转动一圈,两者的距离就会缩短2000光年,以目前两者的距离来看,太阳系在转动13万圈之后,也就是32.5万亿年之后,太阳系就会被黑洞吞噬,到时候我们的太阳系就会消失殆尽,看到这里,可能很多朋友都会觉得非常可怕,不过对于我们来说,我们现在根本不需要担心,毕竟32.5万亿年对于人类来说就是一个天文数字。

我们的太阳诞生于50亿年前,我们的地球诞生于46亿年前,人类诞生于200多万年前,和32.5万亿年相比,根本不值一提,所以我们现在根本不需要担心,而且除了太阳系在运动之外,我们的银河系也在围绕更大的星系转动,科学家通过研究得出,银河系和周围50多个星系共同组成了本星系群,其中仙女座是本星系群中最大的星系,银河系只是第二大的星系,在本星系群上面还有庞大的超星系团,其中包含了近4.7万个星系,直径达到了1.1亿光年,本超星系团的质量中心大约在室女座附近,因为本超星系团又被称为是室女座超星系团。

不过室女座超星系团也不是宇宙中最大的星系团,比室女座超星系团更大的星系团是拉尼亚凯亚超星系团,科学家经过长期的观测发现,这个星系团正在带着10万个星系朝着长蛇座方向快速的移动,在那个区域,好像是有一个神秘的物质,在无形的牵扯着周围所有的物质,以长蛇座为参照,包括银河系在内的拉尼亚凯亚超星系团的速度达到了每秒600千米,科学家认为在这个区域中,一定存在一个引力非常大的神秘天体,目前科学家还不知道这个神秘的天体到底是什么?有可能是黑洞,也有可能是其它物质,未来随着人类科技的进步,说不定人类能够解开这个奥秘。

看到这里,相信很多朋友会产生一个疑问,就是地球在宇宙中运行的如此之快,为什么我们感觉不到呢?一是自转的角速度很低。地球一天自转一圈,我们的转动角速度每分钟才0.3度。公转的角速度更低了,一天才接近1度。我们身体能够感受到转动,必须要有足够的角速度才可以,比如我们原地转圈,或者坐旋转木马,它们的角速度就非常快,我们才会感到眩晕,如果把这种运动的角速度换成地球自转或者公转那么低,还不得把人急死。二是参照物的相对恒定。我们在随着地球自转或者公转的过程中,周围的建筑、树木、家具、山川等等,也都一起同步跟着运动,和我们的相对速度是稳定的,看不到参照物的移动我们自然也感觉不出来自己的转动。

根据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我们能够知道,任何物质都在做相对运动,如果我们站在马路上,以静止的树木作为参照物,那么我们就能够看到汽车在飞快的前进,但是坐在汽车里面的人以汽车为参照物,它会看到我们快速的向后移动,不同的参照物所看到的运行方式也是不同的,三是地球的转动速度是稳定的。始终保持着一定的速度,没有明显的加速和减速过程。如果地球的转动来个突然加速或者“刹车”,对地表的大气层、建筑、河水流动等都会产生严重影响,发生外观性的极速改变,我们人体本身也会有所察觉。所以,地球运动的速度相对稳定定,保证了我们在地球上转动速度几乎不发生任何改变,我们当然也找不出转动的迹象。

如果说我们站在地球的外面,以太阳系外的天体作为参照物,我们就能够明显的感觉到地球在不停的运动当中,由于我们在地球内部,所以我们不会感觉到地球在飞快的运动,虽然现在我们不需要担心地球被黑洞吞噬,但是太阳留给我们的时间并不多了,我们的太阳是一颗恒星,从诞生以后就在源源不断的释放热量,到现在为止, 我们的太阳已经燃烧了50亿年之久,科学家认为,我们的太阳还能够继续燃烧50亿年,但是它留给人类的时间并没有50亿年,经过科学家计算得出,太阳留给我们的时间只剩下了10亿年,这其实是所有恒星自身的变化,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黄矮星的内部会发生核聚变,把自身的氢元素聚合成氦,当自身的氢元素慢慢被耗尽时,黄矮星为了能欧容纳它所产生的氢元素,就会不断的扩大自身。

体积也会慢慢的变大,最终的归属就是成为一颗红巨星,红巨星的体积异常巨大,科学家通过计算得出,太阳的半径最大会膨胀到现在的250倍左右,体积膨胀到1700万倍,现在太阳的半径大约是696000公里,它的250倍大约是1.7亿公里,而地球到太阳的平均半径大约是1.5亿公里,很明显,当太阳成为红巨星之后,地球就会被太阳吞噬,除此之外,太阳在变成红巨星后,会发生氦闪。在电影《流浪地球》中提到了氦闪。太阳在成为红巨星后,内部核心处的氢元素消耗殆尽,留下了一个氦核心。当核心的温度达到1亿℃时,氦元素开始燃烧生成碳元素。由于太阳没有足够大的质量,内部的氦聚变是一种失控的热核聚变。它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发生,因此被称为氦闪。

所以人类需要在太阳发生氦闪之前离开太阳系,找到新的家园,这样人类文明才能够长久的发展下去,目前科学家已经在宇宙中找到了很多类似地球的行星,比如说开普勒452b,开普勒22b,比邻星b等等,这些天体未来都可能会成为人类移民的新家园,小编希望人类能够早日实现自己的梦想,人类文明能够长久的在宇宙中生存下去,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吗?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