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展区、多元展品、项目签约……这场大会“高新元素”频现
4月3日,为期三天的苏州市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生态大会在苏州高新区开幕。大会以“具身赋能 机智未来”为主题,聚焦“具身智能+场景应用”,通过“会+展+研”三大板块,全面展示智能机器人领域前沿技术及产业化成果,共探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的未来发展方向。
作为大会举办地,苏州高新区凭借特色展区、多元展品、强大嘉宾阵容以及重大签约项目,在大会上大放异彩。
大会开幕式上,苏州高新区法奥意威智能协作机器人生产、研发及总部基地项目作为代表项目上台签约。该项目落户狮山商务创新区,将建设45000平方米的办公及研发大楼、中试实验室,聚焦6轴协作、7轴协作、双臂机器人、人形机器人全核心零部件及整机的自主研发和产业化,建成后年产智能协作机器人20000台,达产后预计可实现产值5.2亿元,将进一步完善高新区智能机器人产业链条,为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新动能。
此外,开幕式现场,苏州高新区企业天准科技、中国兵器工业第214研究所作为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链细分领域优质企业进行了展示,彰显了苏州高新区在智能机器人领域的产业集聚效应与技术领先优势。
作为本次大会的重要部分,产业链展示区对具身智能机器人在工业生产、家居、商用、医疗、康养、智能建造、安防应急、人机交互等领域的实际应用情况进行了专项展示。其中,苏州高新区打造了一个占地135平方米医疗场景主题展区,以“智能体检—智能诊断—智能治疗”全流程闭环为框架,系统呈现了具身智能技术与医疗领域的深度融合,得到了众多参展嘉宾和观众的关注。
腔镜手术机器人、艾灸机器人、运动想象脑机柔性康复手……在医疗主题展区,各类高精尖、智能化的展品让人耳目一新,展品类别横跨医疗、工业、商用等多个领域,全方位展示了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成果。
智能体检主题区,聚焦AI、智能机器人技术赋能,在智能化体检、疾病预检等领域,打造“智慧之眼”,让智能导检更便捷。现场,由高新区企业苏州集萃智造机器人有限公司研发的集萃半人形机器人,可以通过仿生灵巧手(机械手触觉反馈),在体验者通过VR视觉同步操作下,给前来体验的参观者递上体检卡。
智能诊断主题区,一款款拥有“智慧大脑”的智能诊疗产品,让诊断分析更快速、更可靠。康湃体检床可通过红外扫描,快速完成身体情况初筛;博致显微影像仪可以捕捉到孕育胚胎细小的变化;万东医疗X8系列集成TEI组织谐波成像、XView丽影成像、MView空间复合成像功能,在B/CFM/Doppler模式下配合全系列应用探头扫查,提高图像分辨率及血流敏感性;精微视达医疗科技的倍晰®共聚焦显微内镜,可填补国产共聚焦技术在胆道、泌尿、呼吸等领域应用的空白。
智能治疗主题区,聚焦手术机器人等前沿领域,集聚了康多机器人、铸正机器人、鑫君特、国科康成等一批创新活跃度高、市场潜力大的新兴手术机器人企业。其中,国科康成手术导航系统(影像AI处理)可规划毫米级穿刺路径;铸正佐航500可智能规划探针路径,广泛的应用领域涵盖了脊柱外科、创伤骨科、手足外科以及运动医学等多个方面;法奥意威艾灸机器人可为术后患者进行穴位理疗,参观者可实现虎口艾灸体验;康多腔镜机器人可提供AR手术模拟,参观者可化身主刀医生通过增强现实界面完成虚拟血管缝合,大屏同步播放真实机器人手术实录;中国兵器214所脑机柔性康复手,可实现脑卒中、脑神经损伤等意外引发的手部运动失能病人的主动康复训练,可同步达到脑神经修复和重塑。
“十分让人惊叹,没想到科技发展的速度这么快,我们希望这些智能化的医疗产品能更多、更好地得到应用,让我们老百姓享受到更加先进和优质的医疗服务。”前来参观的市民王女士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医疗主题展区还围绕智慧医疗服务,设置了医疗物流机器人,能够自主完成药品、标本、器械等物资的运输任务。除医疗场景主题展外,高新区还搭建了4个企业对接洽谈区,吸引了区内中汽研、法奥意威、国科康成和鑫君特等重点企业积极参与,共同推动产业链深度合作,进一步凸显高新区在智慧医疗领域的生态集聚效应。
此次大会,苏州高新区邀请了包括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苏州大学机电学院院长孙立宁,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原副院长、特聘研究员梅涛,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科技带头人龙善丽等在内的 22 位行业专家、学者与企业代表参会。在当天下午举行的苏州市机器人产业发展大会上,孙立宁院士和龙善丽博士,分别发表《具身智能机器人仿生感知与控制技术》《脑机接口核心器件关键技术攻关与展望》主题演讲,为行业发展提供前瞻性的思考与建议。
作为全国首批国家级高新区,近年来,高新区以“具身智能+”为核心,集聚具身智能产业链重点企业82家,成功孵化出康多机器人、铸正机器人等一批行业龙头企业,形成了覆盖手术、康复、诊断的完整产品矩阵。目前,全区具身智能产业总营收规模达135亿元,涵盖传感器、控制器、伺服电机、动力电池、模型算法、本体制造等重点领域,在关键核心零部件、工业、医疗等场景应用、高端智能装备等领域优势显著,形成了完备的产业链发展基础。
“此次苏州市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生态大会的举办,为高新区提供了展示产业实力与创新成果的重要平台。”苏州高新区经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高新区将依托南京大学苏州校区、中国科学院苏州医工所、苏州协同创新医用机器人研究院等院所平台,持续深化“产学研医”协同发展。同时,加快太湖具身智能产业园、人工智能产业园、人工智能创新基地等产业载体建设,持续“招大引强、培优育强”,厚植产业发展生态,推动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向更高水平发展,为苏州乃至全国的机器人产业贡献 “高新力量”。
通讯员 黄梅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添翼
校对 陶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