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RGD-PEG-DSPE,广泛应用于靶向药物输送、肿瘤治疗和基因治疗等领域

2025-02-18ASPCMS社区 - fjmyhfvclm

常用名:iRGD-PEG-DSPE,iRGD肽-聚乙二醇-磷脂(齐岳生物提供!)

iRGD-PEG-DSPE是一种新型的靶向药物载体系统,由iRGD肽、聚乙二醇(PEG)和二硬脂酰基磷脂酰乙醇胺(DSPE)组成。该复合物结合了iRGD肽的靶向特性、PEG的生物相容性和DSPE的脂质体结构,广泛应用于靶向药物输送、肿瘤治疗和基因治疗等领域。

iRGD肽的靶向作用

iRGD肽(internalizing RGD peptide)是一种结合了RGD序列和其他结构特征的多肽,能够在肿瘤及其他病变组织中有效识别并结合特定受体,如αvβ3、αvβ5整合素等。这些整合素受体广泛存在于肿瘤的血管内皮细胞和新生血管上。iRGD肽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不仅能够结合靶细胞表面受体,还能通过与血管内皮细胞的结合,促进药物的内吞作用,进一步增强药物的靶向性和细胞摄取率。通过这一机制,iRGD肽可以有效地提高药物在肿瘤部位的积累,从而增强药效,减少对正常组织的影响。

聚乙二醇(PEG)的生物相容性

聚乙二醇(PEG)作为药物载体的重要成分,能够有效提升药物的生物相容性,并延长其在体内的循环时间。PEG化能够避免药物载体被免疫系统迅速识别和清除,从而增加药物在血液中的滞留时间,确保药物可以在目标区域发挥疗效。此外,PEG通过减少载体与血液成分的直接接触,避免了药物引发的免疫反应,提高了药物的生物利用度。PEG的水化特性还能够提高药物载体的溶解度和稳定性。

二硬脂酰基磷脂酰乙醇胺(DSPE)的脂质体结构

DSPE是一种磷脂类分子,具有较强的生物膜亲和性,常用于构建脂质体载体。DSPE具有亲水性和疏水性部分,能够自组装成脂质双层结构,有效地提高药物的负载能力、稳定性和缓释性。通过DSPE,iRGD-PEG-DSPE复合物能够形成稳定的脂质体结构,保护药物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同时在靶向细胞时促进药物的吸收和释放。

综合优势与应用前景

iRGD-PEG-DSPE复合物结合了iRGD肽的靶向性、PEG的生物兼容性以及DSPE的脂质体结构,具有很高的药物递送效率和靶向性。iRGD肽的加入使得该复合物在靶向肿瘤新生血管及其他病变组织时具有独特优势,能够提高药物在靶区的积累并增强治疗效果。PEG的使用则改善了药物的稳定性和溶解性,减少了免疫系统的干扰,从而延长药物在体内的滞留时间。DSPE则通过脂质体结构增强了药物的稳定性和缓释特性。

这一复合物在癌症靶向治疗、基因递送、免疫治疗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通过iRGD肽的靶向机制,可以将药物精准地输送到肿瘤或其他疾病区域,提高治疗效果并减少副作用。在个性化医疗和精准医疗领域,iRGD-PEG-DSPE作为药物递送平台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

包装:瓶装!

产地:西安

储存:冷藏

展开全文

规格:50mg 100mg 250mg

状态:固体/粉末/溶液

温馨提示:仅用于科研!不可用于人体实验!

磷脂是一类含有磷酸的脂类,机体中主要含有两大类磷脂,由甘油构成的磷脂称为甘油磷脂(phosphoglyceride);由神经鞘氨醇构成的磷脂,称为鞘磷脂(sphingolipid)。其结构特点是:具有由磷酸相连的取代基团(含氨碱或醇类)构成的亲水头(hydrophilic head)和由脂肪酸链构成的疏水尾(hydrophobic tail)。在生物膜中磷脂的亲水头位于膜表面,而疏水尾位于膜内侧。磷脂是重要的两亲物质,它们是生物膜的重要组分、乳化剂和表面活性剂。

iRGD-PEG-DSPE,iRGD肽-聚乙二醇-磷脂

其他:

DSPA,二硬脂酰基磷脂酸,CAS:108321-18-2

DPPA,二棕榈酰基磷脂酸,CAS:71065-87-7

1-棕榈酰基-2-油酰基卵磷脂POPC,26853-31-6

DMPA,二肉豆蔻酰基磷脂酸,CAS:80724-31-8

二月桂酰基磷脂酸,DLPA,108321-06-8

1S-2M-PC,1-硬脂酰基-2-肉豆蔻酰基卵磷脂

1-硬脂酰基-2-肉豆蔻酰基卵磷脂,20664-02-2

以上资料由齐岳小编kx提供,仅用于科研!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