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选择江葬的人数逐年上升 生态殡葬观念渐变

2025-04-05ASPCMS社区 - fjmyhfvclm

江葬是沿江城市特有的殡葬方式。在武汉,选择江葬的人数逐年上升。

武汉选择江葬的人数逐年上升

一些选择江葬的逝者对长江有着深厚的感情。程女士在武汉德顺礼仪江葬服务公司工作,2007年为了完成母亲“死后想周游世界”的遗愿,一家人租小船完成了江葬仪式,随后萌生了开办专业江葬公司的想法。公司成立初期业务量较少,但近年来人们对江葬的观念逐渐改变,客户数量显著增加。

武汉选择江葬的人数逐年上升 生态殡葬观念渐变

许多选择江葬的逝者生前是医生、教师或军人,也有一些人的工作与长江密切相关,如曾在大桥局、海事局或造船厂工作。家属选择江葬通常是为了遵循逝者的遗愿,有的是对长江有深厚感情,有的提倡生态环保,还有一部分家属认为江葬相对便宜。江葬服务根据船型和服务不同,收费从8000元到15800元不等,分为六个档次。

武汉选择江葬的人数逐年上升 生态殡葬观念渐变

程女士从业生涯中印象深刻的一次是一位老海军家属委托她在仪式上宣读手写遗嘱:这位老海军为祖国海军工作四十余载,希望死后撒入长江归入大海,继续守护祖国海疆。那一刻,程女士感动得热泪盈眶。

武汉市民对长江的感情以及江葬独特的“宏大场景”是选择人数逐年增加的原因之一。还有一些年轻逝者的家属担心墓地无后人祭扫可能被回收,而长江则是永恒且川流不息的。

陈羽一家将爷爷的骨灰撒入江中。她记得爷爷一生勤俭自律,最后的遗愿是不要因为自己的身故“麻烦他人”。爷爷名叫陈性芳,生前是武汉理工大学的教师,90岁时病逝。陈羽用“朴实低调,无私奉献,勤俭自律”这12个字总结爷爷。爷爷退休后开始陆续有老朋友离世,他总是开玩笑说:“我要是走了,你们随便找个地方把我撒了就行。”家人默默地听进了心里。

爷爷去世前一周,似乎预感到什么,开始请子女轮流吃饭,并把身后事安排好。他再次交代家人,死后不要买墓地,“骨灰撒到长江即可”。一个月后,家人在轮船上举行了一场朴素又庄重的告别仪式,十几个至亲在装点了鲜花的船上灵堂默哀致敬,最后将爷爷的骨灰、生前爱吃的小饼干和菊花一起撒入长江。

此后每年清明,陈羽及家人都会登船祭祀。陈羽认为,纪念的方式不一定要拘泥于形式,重要的是有真正缅怀的感情。

数据显示,自1991年起,南京市已组织集体江葬41次,江葬人数达1.36万。有人担心骨灰撒入长江是否可能造成水污染,影响饮用水安全。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副教授梅志罡表示,江葬是一种环保的殡葬方式,值得推广。人体骨灰的主要成分是钙、磷等无机矿物质,经过规范高温焚烧的骨灰化学性质稳定,不会释放有毒有害物质。

不同沿江城市对江葬形式和地点均有要求。例如,南京市殡葬管理处要求骨灰需装在可降解的骨灰袋中,由亲属或工作人员撒进长江。上海市则指定了撒放区域,远离饮用水源地、渔业养殖区及航道密集区,严禁私自抛撒骨灰及祭品、塑料袋等物品。

业内人士提醒,近两年少数未经注册的机构存在乱收费、往江里乱丢东西、乱烧纸等乱象,亟待规范化处理。正规江葬机构在抛洒骨灰时会避开水厂取水口,劝导家属移风易俗,以花代烧,并禁止不可降解的东西撒入长江。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