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如何经营家庭关系

2025-04-27ASPCMS社区 - fjmyhfvclm

社会如同一座宏大的剧院,而家庭则是其中最基础的微型剧场,承载着我们日复一日的生活轨迹。家庭关系并非静止不变的存在,而是家庭成员间相互作用、持续发展的动态网络,深刻影响着每个人的身心健康。个体在家庭中的一言一行都会在这个关系网络中泛起涟漪,同时,家庭关系也像无形的雕塑家,悄然塑造着每一位家庭成员的性格与行为模式。

为什么会这样?家庭关系对我们每个人来说意味着什么?

️一

家庭系统排列理论的创始人海灵格曾向患者表达过这样的观点:在与他们接触时,自己眼中所呈现的不仅是眼前的个体,更包含其背后的整个家族脉络,涵盖父母、祖辈等亲属在内的庞大关系网络。在我从事心理治疗工作的过程中,通过来访者的叙述与分享,同样深切感受到家庭因素对个人成长和心理状态的深远影响。托尔斯泰曾言“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现实中,不健康的家庭关系往往呈现出多种不同的典型样态,具体如下:

️01

夫妻之间:沟通不畅

常见的情况是,一边是经过一天的工作辛劳,下班回到家想好好休息恢复精力的丈夫;另一边是在家辛苦照顾孩子、处理应对各种家庭事务,满心期待丈夫下班之后好能接手放松一会儿的妻子。两个身心俱疲的人很容易觉得对方不理解自己,如果没有良好的沟通习惯,清晰表达各自的需要并且相互扶持,长此以往,夫妻之间的矛盾会越来越深,家里也会一直处于气氛紧张的状态。

此外,当夫妻对孩子养育的观点、态度等不一致时,没有良好的沟通来进行协商,也容易引发孩子的行为问题。比如妻子可能认为孩子需要细致的照顾和明确的引导,对孩子管教很多、规则较多,而丈夫觉得孩子需要放养,孩子能解决好自己的问题,打破妻子给孩子制定的规则。这种情况下,孩子会感到十分矛盾,可能会形成一些不适应的行为,比如撒谎、反抗父母、家里谁的话都不听等。

️02

亲子关系:包容和认可不足

每个人的情感体验都是独特的个体印记,尤其对孩子而言,渴望被看见、被接纳的心理诉求更为迫切。倘若父母未能掌握回应孩子情绪与感受的正确方式,反而漠视甚至否定孩子的痛苦,往往会促使孩子通过更极端的行为来博取关注。

在临床实践中,经常出现这样的案例:青少年抑郁症患者起初会持续处于情绪低落、食欲不振、睡眠紊乱的状态,学习成绩也随之大幅下滑。当他们向父母倾诉这些糟糕状况时,部分父母会指责道:“还不是因为你自己,要是少玩点手机多学习,早就考过了”,或者轻描淡写地安慰:“这不过是一场考试,下次努力就行”。正是由于父母对孩子痛苦的忽视或否认,使得孩子产生“父母根本不懂我,倾诉也无济于事,只有通过发脾气、拒绝上学甚至自伤,才能换来他们的关心”这类想法,也就不难理解了。

aspcms.cn

️03

隔代家庭成员:互相关爱引发过度干涉

当下,许多家庭形成了由夫妻双方父母协助照看孙辈的模式,三代同堂甚至四代共处的家庭结构愈发普遍。这种生活形态固然为年轻家庭分担了养育压力,却也因代际间观念差异、生活习惯不同等因素,滋生出诸多矛盾。老一辈心疼子女工作辛劳,不辞辛苦地承担育儿重任;而子女既对父母晚年仍需操劳心怀愧疚,又难免对老人的教育方式持有异议。在这样的家庭情境下,唯有秉持相互体谅、彼此理解的初心,每个家庭成员都主动调整适应,才能让共同生活更加和谐融洽。

这些家庭矛盾与冲突,深刻影响着家庭成员的情感体验,折射出家庭关系不睦带来的困扰。但需要明确的是,探讨这些问题绝非意在指责某一个家庭成员——事实上,他们或许都已拼尽全力。毕竟,构建和维系和谐的家庭关系,本就是一项充满挑战的复杂课题,需要时间、耐心与智慧的持续投入。

️二

尽管如此,我们依然可以做出改变,去找到一种更好的家庭生活方式,那么,我们该如何维护家庭关系,促进家庭和睦呢?下面介绍一些方法。

️01

多花点时间

每天留出一些时间作为家庭时间,比如可以利用晚饭时间。这期间家人可以坐在一起谈心聊天,可以分享各自的经历或询问日常琐事,比如“你今天在学校做了什么?”,“你的新数学老师怎么样?”

另外,也需要定期留出一对一的聊天时间来增进感情。即使是临睡前的5分钟,也能促进彼此之间的亲近关系。当然,伴侣之间也需要一些属于两个人的独立时间和空间。如果疫情期间,今年过春节不能回家,也建议每天拿出一点时间来给家人打电话、视频、彼此问候。

️02

与家庭中每个成员保持良好的沟通

当您的孩子或伴侣想说话时,尊重他们的需要,并注意倾听他们的意见。给足够的时间让他们表达自己,尤其谈论他们遇到的困难或者烦恼时,我们更要耐心、平和,感谢对方愿意跟自己分享,不要做任何的指责、争辩、评判。

对于那些敏感话题,比如性、酒精、毒品或经济问题,即使不舒服,也要鼓励他们讨论,不要回避,尤其是对于涉世未深的青少年,只有充分而坦诚的交流,建立信任的关系,才有利于帮助他们,让他们感到在家庭里可以讨论任何话题,这些内容往往在沟通后才能解决。

️03

欣赏每个家庭成员的独特、才能和差异,接纳不完美

一个健康的家庭总是珍惜每个成员的独特性,每个人都是与众不同的,认可他们的能力和长处,同时接纳彼此的不完美,帮助彼此改进,共同进步。

特别是对于孩子,是孩子就难免会犯错,当孩子犯错的时候,父母要知道孩子并不是有意地犯错,可能是有什么误解或者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伤害。父母要采取坦诚的办法,询问原因,倾听孩子的心声,体会孩子当时的情绪,理解孩子当时行为的动机,给予关爱和理解,可以告诉孩子,TA这么做在当时的环境中是可以理解的,然后再利用恰当时机,和孩子讨论有没有改变的办法。

️04

专注于当前的问题

真正和谐的家庭并非毫无矛盾,而是当问题出现时,成员们能够聚焦当下,专注于解决眼前这一具体问题,不将过往的矛盾与不满牵扯进来。

这种专注于当前问题的处理方式,能够有效规避负面情绪的蔓延。因为一旦陷入不愉快的情绪漩涡,家庭成员往往会被情绪左右,难以冷静思考,进而阻碍问题的解决,使家庭关系停滞不前 。

比如丈夫今天晚上出去应酬而晚归,妻子希望他能早一些回家,那么就不要提过去经常晚归、酗酒、争吵的事情,就针对今晚发生的事情提出请求,可以说:今天你是在十二点之后回家的,当你晚归时,我很担心,我希望你可以早一点回来,如果你早点回来,能多陪陪我和孩子,我能放心一些,也会更高兴,我很珍惜家人共处的时光。如果在交流的过程中被丈夫打岔,妻子也要专注目前的问题,避免注意力分散。

️05

尝试建立有趣的家庭仪式

通过创建独具特色的家庭活动,能够有效增强家庭成员之间的归属感。例如,每个周末坚持组织老人与孩子参与户外活动,在筹备和开展活动的过程中,鼓励全体家庭成员共同参与,像团队协作那样各司其职、相互配合。

如此一来,每位成员都能发挥自身价值,在付出中收获彼此的认可与肯定。 此外,定期召开家庭会议、设立周五电影之夜、结伴驾车出游、合作烘焙美食、以书信传递心意、共同健身锻炼、互赠纪念礼物,或是开展“家庭夸夸乐”等活动,都能成为充满趣味与温情的家庭仪式。相信只要用心探索,每个家庭都能找到契合自身特点、凝聚家庭情感的专属活动。

倘若我们已经竭尽全力改善家庭关系,却仍未达到预期效果,不必独自承担压力。不妨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比如向专注于夫妻关系、家庭问题的心理咨询师咨询,他们能够提供科学有效的指导,助力我们更好地化解家庭矛盾、促进家庭和谐。

生活中难免会遇到各种挑战与压力,我们可以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用心维护家庭关系。让家庭成员在困难时相互扶持、彼此慰藉,让家庭成为我们坚实的避风港,陪伴我们跨越人生的每一道坎坷。我们每个人都是家庭关系的构建者,有能力将家庭打造成理想之所:离家时,家是承载快乐的起点;归来时,家是收获幸福的港湾。

注:文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侵删歉。

/健康科普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