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铭刻赤子心 银幕流淌山河情

2025-04-05ASPCMS社区 - fjmyhfvclm

——电影《山河辽阔》武汉内部试映会随笔

文/段莎丽

在三月的武汉,樱花如雪,一片春意盎然。2025年3月25日,基于著名作家王默然的长篇报告文学《山河辽阔》改编而成的同名电影,在武汉潮漫凯瑞酒店隆重举行了内部试映会。这部影片以人民医生殷良秀的真实故事为基础,约200名来自湖北的研妆实业商家与创作团队齐聚一堂,在影像的碰撞中感受时代的脉动,细细品味生命的沉重。这场试映会既是对一位仁心医者的深情追忆,更是一首献给平凡英雄的无声颂歌。

红毯上的“时空穿越”

早晨9点,酒店长廊上的深红地毯上,演员们身穿素色粗布衣,斜挎医药箱,不断走过,形成与西装笔挺的商客强烈对比。电影真实地再现了六七十年代的道具:斑驳的铝制消毒盒、泛黄的接生记录本以及在煤油灯下缝补的布鞋……这种强烈的代入感,让许多商家感慨万分,观影后几乎泪目,纷纷登台分享观后感。

镜头中的“生命长河”

随着放映厅灯光渐暗,风雪呼啸的音效划破宁静。1972年除夕夜,年轻的赤脚医生殷良秀在膝深的积雪中艰难奔向产妇家,令人屏住呼吸。当银幕上出现“月母子坟”——埋葬难产妇女的荒无人烟之地时,观众席中响起压抑的啜泣声。影片最为震撼的一幕,是产妇丈夫颤抖地递出镰刀:“殷大夫,剖吧,家里的牛都是用这个生产的!”这一刺痛人心的画面,使得观众中有人不由攥紧座椅扶手,指甲几乎插进皮肤。

主创对话里的“初心回响”

“我们拍摄的不是电影,而是历史的印记。”青年导演高飞的话铿锵有力。为了真实再现殷良秀接生时的土坯房,剧组在湖北荆门寻访了半个月,最终按1:1的比例完成复刻;而摄影师则连续一周裹着棉被守候在田埂上,只为捕捉到凌晨四点的光线。原著作者王默然感慨万分:“文字只记录事实,而镜头赋予历史温度——产妇抓断的床幔、殷医生冻伤的小腿,都是会说话的证据。”

樱花树下的“时代答卷”

试映会在东湖樱园的落英缤纷中接近尾声。一位商家擦去眼角的泪水说:“如今镇上的卫生院已有了B超机,但殷医生那种‘赤脚精神’不能丢,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也应保存。”正如电影结尾的字幕所言:“所有对生命的敬畏,终会汇聚成广阔的山河。”当片尾曲《灯火人间》响起时,全场自发鼓掌,掌声长达三分钟,声浪与长江的波涛声相呼应,气氛感人至深。

据了解,这部凝聚着工匠精神的影片已报名参加第28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短片竞赛单元。导演透露,团队正与农村医疗公益机构合作,计划将影片带到全国偏远乡镇巡映。“让当代年轻人了解,他们的爷爷奶奶是如何在田埂上开辟出一条生路的。”高飞说道。

山河辽阔,人间烟火。那些被胶卷捕捉到的赤脚医生的足迹,正踏着新时代的节拍,向更辽阔的山河迈进。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