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恶终有报!“放弃国籍、替日洗白”的赵立新,彻底活成了笑话
“赵立新”,这个名字一度闪耀在公众视野,但如今却成了争议的代名词。正如俗话所说,“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这句话形容他简直再贴切不过。
不仅因为他的一番话让人期待已久的《南烟斋笔录》整整七年未能与观众见面,更因为他后来发表了支持日本、为八国联军洗白的言论,激起了极大愤怒,最终遭到官方媒体的公开批评。
那赵立新到底说了些什么呢?时过境迁,现在的他又如何了呢?
回到2018年,赵立新凭借综艺节目《声临其境》迅速走红,一度成为观众眼中的“高知达人”。在节目中,他能熟练切换四种语言。当他为《魂断蓝桥》配音时,磁性的嗓音将角色的深情与无奈刻画得淋漓尽致,令人仿佛身临其境。
那一刻,赵立新不再只是节目中的明星,简直成了“语言大师”,也因此一跃成为“叔圈顶流”。他的事业发展迅速,粉丝暴增,各种资源蜂拥而至,大家都认为他会继续发光发热。
然而,随着他知名度的提升,他的“高知人设”深入人心,但风暴也悄然来临,彻底颠覆了他那曾经的完美形象。
2019年,赵立新似乎觉得自己已经足够出名,于是在微博上开始频繁发声,发表一些激烈的言论。于是,他提出了一个问题:“英法联军为何要火烧圆明园?”对于许多人来说,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却深深触动了亿万中国人的痛处。
圆明园的火灾不仅仅是历史,它代表着中华民族的屈辱,无法忘记的痛。赵立新或许没意识到这一点,接下来的回答更是让人无语:“那紫禁城呢,是忘了还是没带打火石?”这番话一经发布,立刻引发了轩然大波,网友们愤怒地表示,赵立新居然拿历史伤痛开玩笑,这简直是对历史的亵渎。
作为中国人,怎么能如此轻描淡写地谈论祖先的伤痛呢?网友们纷纷表示失望,认为这种言论无法接受。
然而,赵立新并未因此收敛。没过多久,他又发表了更令人震惊的言论:“日本人占领北京八年,为什么没有抢走故宫里的文物以及烧掉故宫,这符合日本侵略者的本性吗?”这无疑是火上浇油,大家都不明白,作为公众人物,赵立新为何敢如此轻率地发表如此无知且缺乏思考的言论?
不仅如此,赵立新还与网友争辩,不乏“不太信服”等激烈言辞,使得事态愈发升级。官方媒体终于出面,严厉批评赵立新,直接指出他的错误,并封禁了他20多个社交平台账号。
赵立新这波言论引发的舆论风暴,简直像是自掘坟墓。舆论的压力之大,如同一座大山压在他身上,他终于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发布了几篇长篇道歉文。可惜,网友们并不买账,赵立新的“黑历史”接二连三被挖了出来,成为大家批评他的有力证据。
2011年,当时新疆发生5.3级地震,一名女警察在救援现场给婴儿喂奶,感动了无数人。赵立新竟然选择在这个时刻开黄腔,公然讽刺这位女警察,言辞不仅毫无底线,简直令人震惊。一个如此不尊重他人的人,怎么能在娱乐圈继续生存?
更令人震惊的是,赵立新竟在1995年加入了瑞典国籍。所谓的“爱国情怀”,不过是一场空洞的宣传。身在风口浪尖的他,言行背离了常人对家国情怀的坚守。国籍曝光后,赵立新的人设瞬间崩塌,那些原本不喜欢他的人纷纷站出来指责他。
也正因为这件事,赵立新参与的电视剧几乎都未能如期上映,《南烟斋笔录》本应在2018年播出,女主角依然是大家喜爱的刘亦菲,但因为赵立新不当的言论,剧集上线被一再推迟。
娱乐圈讲究形象与口碑,赵立新的一系列言论无疑让他自毁前程。曾经高知的形象,如今却因他的一番话而面临崩塌。
很多人对赵立新的经历并不太了解,他出生在河南郑州,家庭背景并不简单。父亲曾是军人,后来在新华书店工作,赵立新从小接触到了许多文艺作品。高中毕业后,他顺利考入了中央戏剧学院,迈出了梦想的第一步。
在校期间,他表现优异,大二时便被保送到俄罗斯一所大学继续深造。几年后,赵立新获得了硕士学位,随后移居瑞典。凭借出色的语言能力,他成为了瑞典国家话剧院的第一位华裔演员,并获得了许多国际奖项。
在瑞典的日子里,赵立新不仅事业有成,还遇到了自己心爱的人。然而,命运捉弄人,这段感情没有走到最后,事业上也遭遇了瓶颈,这让他萌生了回国的想法。
回国后,赵立新成为了中央戏剧学院的老师,并参演了不少电视剧,其中最著名的便是《走向共和》和《大明王朝1566》。他在这两部剧中的表现令人称赞,成功塑造了多个经典角色。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言行却逐渐让他陷入了公众的争议,直到最终淡出了公众的视野。现在的赵立新,已经55岁,尽管他依旧拥有出色的演技和能力,但曾经那令人钦佩的演员形象,因不当言论而成为了“劣迹艺人”。
看似光鲜的演艺道路,最终却因言语失误彻底改变,令人不禁唏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