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红极一时的朱时茂,如今已经活成了一个“符号”
提到“春晚记忆”,相信很多人都无法忽略的一个名字,就是朱时茂,在许多80、90甚至00后的心目中,他和陈佩斯的小品是关于春晚的记忆中最快乐的一抹亮色。如今,虽然他已经离开春晚舞台多年,但是依旧在观众的心目中有着重要的位置。
虽然是因为演小品爆火,但早在登上春晚前,朱时茂还有另一个家喻户晓的身份:电影演员。1970年,16岁的朱时茂应征入伍,凭借浓眉大眼的俊朗外形,他顺利加入了军区话剧团,开始了自己的演员生涯。
1975年,导演水花筹备拍摄电影《西沙儿女》,选中了当时毫无表演经验的朱时茂。影片拍摄完成上映后,朱时茂凭借质朴自然的表演,开始在演艺圈崭露头角。
1978年,谢晋代言筹备拍摄电影《啊!摇篮》,向朱时茂发出了邀请,可惜当时朱时茂有其他工作在身,只能遗憾婉拒。直到1981年,两人才终于合作了著名电影《牧马人》,近年短视频平台上爆火的那句台词“老许,你要老婆不要?”就是出自这部电影。这部电影在当时一经上映就掀起了观影热潮,扮演男主角“许灵均”的朱时茂也因此火遍了大江南北。
在拍摄完《牧马人》后,朱时茂进入了八一电影制片厂工作,住进了招待所,在那里因为排队打电话而结识了陈佩斯,一来二去,两个年轻人成为了好朋友。
展开全文同为演员的两个人经常一起参加演出活动,在排练时,他们觉得朗诵、唱歌这些形式自己并不擅长,担心演出效果不好,于是商议将平时做表演训练时的“小品”加以改进,增加喜剧元素,给演出增加新意。
1984年,春晚导演黄一鹤找到了陈佩斯和朱时茂,希望他们能够将“小品”这种新颖的表演形式搬上春晚舞台。于是,陈佩斯和朱时茂花了一星期的时间,写出了小品《吃面条》的剧本,之后又经过了反复多次的修改才最终确定。但是,因为《吃面条》的内容是纯逗乐,没有任何政治教育意义,剧组的心里也没底,于是在天坛体育宾馆安排了一次试演,邀请各界名流来观看。朱时茂和陈佩斯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开始表演,演到一半,两人发现笑声越来越小,正在担心时,发现原来是下面的观众已经笑得出不了声儿,有的人甚至直接笑得坐到了地上。演出完毕后,台下的观众们献上了经久不衰的掌声,这才让剧组和陈佩斯与朱时茂两人放下心来。
虽然试演的效果很好,但是在当时的环境下,依旧没有人敢拍板决定让《吃面条》上春晚。很多人依旧觉得,春晚是面向全国的晚会,这样纯逗乐没意义的节目不太合适。剧组为此召开会议,分成两派,一派同意上,一派不同意,谁也说服不了谁。直到大年三十儿晚上七点半,离春晚开始还有半个小时,春晚总导演黄一鹤找到陈佩斯和朱时茂,决定让这个节目上,表示“出了问题我担着!”
就这样,春晚舞台上的第一个小品——《吃面条》诞生了,这种短小精悍又幽默风趣的表演形式让当时的全国观众耳目一新,大获好评,让春晚从此开启了“语言节目占半壁江山”的时代,也让陈佩斯和朱时茂彻底走红,成为了影响几代中国人的著名笑星。
据统计,陈佩斯和朱时茂共登上春晚舞台11次,最后一次是在1998年春晚,表演的小品是《王爷与邮差》。遗憾的是,在演出时,本应出现的发令枪响、万众欢腾等音效没有配合上,影响了节目的氛围和效果,朱时茂的话筒还在表演中掉了下来,导致他不得不和陈佩斯凑得很近以借用陈佩斯的话筒,并且几乎以嘶吼的音量“喊”出台词,最后还是依靠工作人员趁陈佩斯绕场时才将话筒调整好。
这些失误就好像冥冥之中的暗示,预示着陈佩斯和朱时茂将以一种不太愉快的方式,与央视告别。
1999年,陈佩斯和朱时茂发现央视下属的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未经授权,擅自将他们在春晚上的经典小品制作成 VCD 光盘进行售卖,以此获取巨额利益。他们就此事多次与央视进行沟通,但得到的却是“是我们捧红了你们,你们有气也得受着”的轻蔑回应。一怒之下,二人将央视告上了法庭,经过漫长的法律诉讼,法院最终判决陈佩斯和朱时茂胜诉,央视需赔偿他们 33 万元,并在《中国电视报》上公开道歉。
虽然打赢了官司,但是陈佩斯和朱时茂却从此消失在了春晚舞台,外界传说他们是被央视“封杀”了。不过,关于这一点,陈佩斯后来在采访中作出了澄清,表示离开春晚的真实原因主要是因为与央视在创作理念上存在分歧,加上当时压力巨大,身体也出现了问题,这才最终决定告别春晚。
在当时那个版权意识匮乏的年代,陈佩斯和朱时茂的选择就好像“以卵击石”,虽然最终取得了胜利,但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还好,离开春晚的他们虽然选择了不同的发展方向,但依旧在自己热爱的领域继续发光发热。
与扎根话剧舞台的陈佩斯不同,朱时茂选择回到自己熟悉的电影行业,不过不是他曾经的演员身份,而是成为一名导演。
1999年,朱时茂决定出国进修,他远赴美国,进入纽约电影学院学习电影制片和导演专业知识。三年后,朱时茂学成回国,2012年,他执导了自己的第一部电影《戒烟不戒酒》。这部电影讲述的是一个中年男人面对事业、生活的种种问题,试图通过戒烟不戒酒的方式来找回自我的故事。朱时茂亲自参与了这部电影的剧本创作、拍摄筹备和后期制作等各个环节,不过,电影上映后反响平平,票房成绩也不理想。此后,他又陆续执导了《爱情不 NG》、《胡杨的夏天》等电影。
比起曾经的辉煌,朱时茂转型做导演的这条路可以说是困难重重,虽然作品不缺诚意,但始终未能获得观众和市场的认可。
2025年,朱时茂已经年逾古稀,却依旧活力满满,前不久还在短视频平台分享了一段与儿子合拍的热舞视频。视频中,父子俩穿着黑色西装,戴着彩色墨镜,随着音乐的节奏摇摆热舞,虽然朱时茂已经71岁,但充满活力,帅气依旧。
如今的朱时茂,已经活成了一个“符号”,在他的身上承载了一个时代的记忆,每当人们回忆起从文化单一到百花齐放的历程变迁,都无法绕开这个名字。他就像我们身边熟悉的一个老邻居,始终站在记忆的深处,带着我们熟悉的笑容,温暖着我们的心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