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造车神话遭遇暴击,小米汽车进入至暗时刻
当小米汽车被拱上神坛,雷军穿梭在人民大会堂聚光灯下时,没有人想到这场流量盛宴的终章会如此血腥。
安徽高速上那团火光,不仅吞噬了三个年轻女大学生的花季生命,更点燃了舆论的火山。
被自己亲手缔造的流量帝国反噬,雷军造车神话遭遇暴击,小米汽车陷入前所未有的至暗时刻。
似乎从来没有一个车祸,会像小米SU7这样如此受到舆论关注。
3月29日深夜安徽德上高速,三位女大学生罗某、李某和霍某,驾驶一辆小米SU7标准版,由智驾系统操控车辆。
途经一处施工修缮路段时,智驾系统提醒主驾罗某接管车辆,但2秒钟后车祸发生。
车辆以百公里左右的时速撞向隔离带水泥桩,随后开始起火爆燃。前排的罗某、李某几乎被“烧没了”,后排的霍某后来在医院也不治身亡。
事故发生之后,引发舆论高度关注,很多人更是将矛头直指小米和雷军。但小米和雷军在舆论风暴中罕见失语,直到三天后才发布声明。
4月1日中午,小米发言人在微博上公布了事故细节.
4月1日晚上,小米汽车针对外界关心的6个问题,做了解释和说明;几乎同时,雷军也发文哀悼,并代表小米承诺“无论发生什么,小米都不会回避”。
这场危机中,小米的滔天流量反成致命武器,风光得时候有多大流量,现在就要遭受多大流量的“审判”。
2. 是不是小米智驾惹的祸外界最为关心的是,这个巨大的悲剧到底是驾驶员操作不当问题,还是小米汽车的产品品质问题。这里有两个关键点,首先是智驾有没有问题。
事故车辆SU7标准版,搭载的只是入门级的智驾系统,没有激光雷达,属于纯视觉方案。
事故发生时,一来深夜光线不好,二来施工修缮路段情况复杂难辨,三来车辆时速高达百公里左右,这大大降低了智驾系统的识别和反应难度。
到底是不是智驾系统问题,有待更多细节公布。
其次,车辆主动安全功能——紧急制动AEB,为何没有触发和启动。
众所周知,在识别到前方障碍物时,汽车通常触发AEB功能,并主动进行刹车制动等操作,以避免事故或者减轻事故风险。
小米解释称,该车辆的AEB功能与行业同配置的AEB功能类似,作用对象是车辆、行人、二轮车三类目标,但不响应锥桶、水马、石头、动物等障碍物。
言外之意,事故发生时的条件下,车辆AEB无法响应和启动。
3. 还有三个问题值得关注事实上,该事故中还有三个问题值得我们关注。
第一,在车辆与隔离带水泥桩发生碰撞前,留给驾驶员罗某反应的时间只有2秒钟。这短短的2秒钟,是否足够避险?
目前全球范围内都没有对接管的时长给出明确标准,至于2秒够不够,或者最少需要多长时间,都处于模糊和未知状态。
对于已经上百年的汽车来说,智能驾驶还是一个处于发展中且不成熟的新技术,由此导致的重大事故权责划分,还没有清晰的标准。
第二,有事故家属表示,车辆撞击后导致车门锁死,车辆爆燃导致驾乘者无法逃生。
根据国标,车辆发生碰撞时所有车门应自动解锁,以便给驾乘人员留出逃生通道。但车辆发生碰撞,确实可能导致断电,车门就无法无法自动解锁。
当然,小米车门配有应急拉手,即便断电时也能打开车门。
但如果碰撞剧烈,车门机械变形非常严重,即使解锁了或者用应急拉手,也很难打开车门逃生。
第三,事故发生之后,车辆为何会起火燃烧?
网传发生碰撞之后,车辆上的电池瞬间自燃起火,且火势凶猛,增加了驾乘人员的逃生难度。
对此,小米否认了“自燃”传闻,“基于目前已知情况,我们仅能确定,事故车起火并非部分网传的“自燃”,推测系猛烈撞击隔离带水泥桩后,整车系统严重受损导致”。
新能源车遭遇车祸后起火燃烧,向来都是非常敏感的问题。小米SU7这次起火原因,有待进一步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