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钟小说之“不喜欢被教育”
(生活很幽默二十二)
(本小说是虚构的作品,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影迷甲:“《哪吒2》太火爆了,居然票房进入了全球TOP第八名,实在是牛哇。”
影迷乙:“是啊,恭喜《哪吒2》,我去看了,确实拍的好。”
影迷丙:“今年春节,好电影不少,还有一部《蛟龙行动》你们看了吗?”
影迷甲:“《蛟龙行动》不好看,票房惨淡,这下片方巨亏了。”
影迷丙:“我觉得蛮好看啊。奇怪的是,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贬低它?”
影迷乙问甲:“你看过了吗?是不是不太好看?我正想去看呢。”
影迷甲回应:“我没去看。光看网上的评论就知道不好看啊。”
影迷丙:“啊?没看过就得出了结论?好像武断了些吧。”
影迷乙:“那甲你就说说,大家都是怎么评论的?”
影迷甲:“一个人说不好看我还有可能不相信,但那么多人都说有问题,那就肯定是有问题了。比方说,大家都觉得,最大的问题是,片方的宣传不到位,或者说总是在有意无意地‘指导’‘教育’着观众,要无条件接受影片的价值审美。这也就难怪让观众们感到不舒服了。”
影迷乙:“什么意思啊?军事片里的爱国情怀难道还需要灌输给观众吗?”
影迷甲:“观众感到,大家都是在被教育着,一定要接纳片方所输出的价值审美,这就是问题所在。”
影迷乙:“我还是没明白,你是说电影里面表达的价值审美观众们不接受?”
影迷丙:“我也感到奇怪啊。《哪吒2》里面也有非常强烈和直白的价值审美取向,为什么大家都接受了呢?”
影迷乙:“对呀对呀,甚至有人还整理出了所谓‘公孙豹语录’呢。”
影迷丙:“没错,哪吒那句‘我命由我不由天’,我看大家都在模仿,都很接受其中的价值审美啊。”
影迷甲:“这不一样。《哪吒2》的价值审美是大家自觉认同和接受的。而《蛟龙行动》是被迫接受教育的。这里面是有区别的。”
影迷丙:“可问题是,都没看过,就怎么能‘铁口直断’地认为观众们不接受呢?”
影迷乙:“是啊,观众观众,不是要先观,而后才可判断是否接受吧...”
影迷甲:“......”
【️士说心语:其实,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交往,都是建立在“非理性”的活动基础上的。人们看到的都是自己愿意且一厢情愿看到的人事物。表面上都很“理性”,实际上一旦自认为“与我有关”,便不自觉地陷入了所谓“执念”。至于,这“执念”是不是人事物全部的真相,却没有多少人会去费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