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女人能有张妼晗一半的心机,离婚率肯定能降一多半

2025-02-06ASPCMS社区 - fjmyhfvclm

很多人最近都在追电视剧《清平乐》,在为皇帝和皇后之间的那种永远没人肯捅破窗户纸的爱情感到惋惜的时候,也为张妼晗的跋扈感到气愤。

皇后曹丹姝和最后晋升到贵妃的张妼晗,一妻一妾,一个名门闺秀,知书达理,一个舞娘出身,不懂礼数。

但是张妼晗却得到了一生的独宠。就像苗心禾所说,很多女子也从心中羡慕张妼晗,能得爱人宠溺,那我们就也向这位''张皇后''学习一下。

在当今社会,男人虽没有三妻四妾,可如果能让男人没有一颗出轨的心,或者在''婆媳大战''中,能稍微占有优势,那也是好的。

为什么皇帝更偏爱张妼晗,甚至在她早逝后,不顾当朝皇后的颜面硬要追封张妼晗为皇后呢?没错,

就是因为张妼晗貌美

历史上的赵祯,是一位十足的''颜控''皇帝,皇后曹丹姝虽不至于像剧中开始传言那般貌丑,可也确实是相貌平平。

从外貌来看,曹丹姝和张妼晗这''交战''第一回合的印象分,曹丹姝就败了。

可即便是皇家,过日子最终也还是看人的品性而非样貌,那张妼晗又是如何做到在宫中嚣张跋扈,却始终能够得宠的呢?

那就是靠,撒娇

都说撒娇女人最好命,这话一点不差!张妼晗的杀手锏就是人前张狂,人后

只对着官家撒娇

展开全文

在张妼晗小时候,父亲就过世了,母亲带着她投奔家里的亲戚,孤儿寡母自然受到了不少白眼和奚落。

后来她入宫做舞娘,想必为了生存,她在很小的时候,就有了看别人眼色行事并讨好别人的本事。

所以当知道小时候伤心时遇到的那位哥哥正是当朝皇帝的时候,她就拼了命地利用这段往事死死抱住这根能让她飞黄腾达的''稻草''。

甚至不顾及廉耻的每见到官家一次,就要当众对官家表白一次。对男人喊出''我喜欢你''这件事,在那个女子要遵守礼教的古代,可并不是那么光彩的。

因为能充分拿捏人的心理,她在看出官家因为她身份卑微而犹豫时,又能屡次三番不顾尊卑和礼节的直扑到官家怀里,最终成为官家的娘子。

张茂则对她''

既会撒娇,更会撒泼

,没有半点皇室体面''的描述,真是分毫不差。

很多人说张妼晗是真心爱着官家的,从某种层面上来说,也许是吧。如果官家换做另外一个人,我相信她也会这般''死心塌地''的爱着,只要那个人是官家。

与其说张妼晗爱赵祯这个人,不如说她爱着拥有无上权力和财富的宋仁宗。她的成功上位看似是贾教习的谋划,可实际上都是她自己一步步的接近和经营。

她的目的只不过是想要得到更高的权利,不仅活得让人羡慕,还要让那些以前欺负过她的人,没有好日子过。

她心狠手辣、蛇蝎心肠、睚眦必报的性格,早在她打死那只咬死她小白兔的老鼠时,就表现了出来,更在她一盆热汤浇到许兰苕头上的时候,暴露无疑。

可在外人面前如此狠毒的她,却十分擅长在官家面前装单纯,扮演小白兔。

在张妼晗还是一位侍女的时候,她为宋仁宗准备了一道菜,食材是三只出生了五天小羊羔脊背上最嫩的里脊。

宋仁宗知道后十分生气,认为为了取这几条肉,太残忍,而且这三只羊羔如果养大,可以供寻常百姓家吃很久,一只成羊就够西境两班哨兵饱餐一顿,所以便不吃了。

(接下来仙女们,这个名场面,值得划重点)

张妼晗见官家不吃还生气了,自然十分委屈的跟官家撒泼。但是她的巧妙之处就在于,从头到尾没有跟宋仁宗抱怨一句,我找食材和方子很费力,我做羹汤很辛苦。

而她字字句句都在表达,我只是为了让你吃的舒服些,我是心里全都想着你,才为你准备的这些,你却误会、不理解我的苦心。

这等于是在告诉宋仁宗,

你把我满满的爱,扔到了地上,而不是像很多女人在跟男人抱怨时说的,我很辛苦,你却不领情

而且在情绪到位之后,她还不忘渲染下气氛,说哪怕需要她的心头血,她都不会有半点犹豫。她充分拿捏住了仁宗的性格,又夸大了自己的付出。

仁宗仁慈,连周围内侍伺候不周他都从未惩罚过,别说他还对张妼晗有感情,就是没有感情,也不会残忍的去要她那心头血。

可张妼晗这一通的撒泼,反倒让本来有理的仁宗心生愧疚,看着面前这位梨花带雨的侍女,自然是格外的心疼。

(所以仙女们记住了吗,女人撒泼要使对劲,

别总强调自己有多不容易,要强调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始终要强调那被忽视的满满的爱啊……

之后,她笃定官家会觉得辜负了她的心意而想办法弥补她,便若有似无的提到了自己没有名份,也不求名份。

为的就是加深官家的印象,适时就会给她个位份,这不当天晚上,她就如愿被封了郡君。

难道她真的不求名份吗?当然不是,不然就不会刚从官家屋里哭着走出来,就趾高气昂的等着当时位份比她高的张茂则向她行礼。

之后还质问张茂则,为何不趁早巴结她,难道觉得她一辈子只能是侍女吗?可见她对自己的未来,早就有精准的把握。

再看看我们那位饱读诗书、知书达理的皇后曹丹姝,名门之后又是武将家庭长大的她,自然不会做那些谄媚男人的举动。

而且她心性十分善良,也不肯因为后宫纷争而给官家增添烦恼。

不然在张妼晗第一次说出:''我为何要同别人比,十多个比我位分高的嫔妃,又有几个是官家想要的,而非按规矩纳的。''和第二次讥讽皇后:''娘娘果然是没有当过母亲''的时候,就能治了她罪。

曹丹姝自从嫁入宫中,便藏起了她任性、爱胡闹的性格,处处用贤德、规矩,把自己包裹的严严实实。

我们都看得出,哪怕有一次皇后撒泼打滚儿的跟官家诉说自己的委屈,他们也不会闹到成婚十多年,也没有圆房的地步。

也许正是因为大婚之夜,官家让她独守空房,才让她在心里认定,自己只是她的臣,而非她的妻,从此便只有辅佐,没有吃醋。

可宋仁宗真的不喜欢皇后吗?显然不是,官家唯一为后宫娘子画的画像,便是曹丹姝;用膳时听到丹姝来了,会急忙让人备碗筷……

还有次官家在看劄子,下意识就说了句:丹姝,你可曾还记得朕跟你说……回头看见身后站着的是怀吉,便急忙拿着劄子,跑到了丹姝那里。

仁宗自己也对丹姝说过:''有了些得意事,我最先便想告诉你,我做的甚好;若那些做砸了的事,我晓得你会知道,便不想见你;可是担心忧惧时,我却总想着你。''

连怀吉都明白,如果官家不喜欢娘娘,又怎会连前朝开心之事,都急于与她分享?这怕是历代最得宠的女子,都极少有的殊荣。

可如此相爱又有共同话题的两个人,为何折腾到这副模样?只因为皇后那独立、要强的性格。

官家曾夸赞皇后:''以你的眼界才华,若不是生为女儿身,原当是出将入相的。''

作为范仲淹学生的曹丹姝,对朝政、对后宫都有自己的想法,而官家也十分喜欢与这位睿智的皇后交流看法。

虽然官家喜欢丹姝的有主见,可两人的感情也败在了这''主见''上

,毕竟丹姝的丈夫是官家,是全天下都要臣服于他的皇帝,有一位时刻给他泼凉水又经常意见不合的皇后,也难免他有些小脾气。

之前郑恺和苗苗闹绯闻的时候,看过一个情感专家的分析,为何郑恺放弃了程晓玥最终选择了苗苗,便是因为''听话''。

程晓玥的母亲是D品牌的大中华区总裁,而她的姥爷是我国的外交官,这样家庭长大的女孩,自然独立聪慧,对待事物有着自己的规划和见解。这就让稍微有些大男子主义的郑恺,在她身边多少有些失落。

可苗苗是那种乖巧的性格,在圈里因为不好参与酒局,而被打压了很久。

这个时候郑恺的出现,不仅帮她联系到了很多资源,也让她再也不用参与她不喜欢的酒局,她对郑恺的崇拜和感激,也正好满足了郑恺在感情中需要的虚荣心。

而宋仁宗与曹丹姝和张妼晗的关系,也与之类似。一个争强好胜、永远不肯低头,而另一个用尽心力讨好,还会取巧。

张妼晗虽然也会顶撞官家,却不像曹丹姝那般''坚硬'',她所有的情绪、不满都是围绕着我的心里全是你,你为何不理解的中心。

如今社会,太多人在教女孩撒娇和撒泼,可这一切情绪的发泄点,最终都会落在你不理解我、你不在意我等等,都是把女生的感觉放到最重要的位置。

可如果同样的话能从另一个角度说出来,让男人知道那份来自不理解、不在意的愤怒,是源于那对对方浓浓的心意而被辜负,是不是又会是另一个结局呢?

女人,确实需要撒娇,而撒娇其实就是适当的示弱;女人也应该学会撒泼,可这种撒泼一定要用对方向,否则,只会把两个人越推越远

……

——END——

春沨尽量每天更新

文字/晨涵 插图/网络 校对、排版/沙沙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