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峰号称战无不胜,能赢杨过吗?不用出手,两人同时张口便知高低
尽管金庸曾说过自己笔下最厉害的主角是张无忌,但在他塑造的所有主角中,有两位是极为特殊的,一是萧峰,二是杨过。
萧峰的特殊之处在于他战无不胜,《天龙八部》三位主角中,段誉和虚竹都奇遇不断,唯独萧峰的成长过程没有被细致的写出来,然而三人中却只有他几乎是战无不胜,除了与扫地僧的那场对决没有结果,萧大王的确是从无败绩。
(杨过剧照)
而杨过的特殊之处则在于他有自创神功之举,无论其他主角有多少奇遇,他们始终也只是继承武功的后辈,没有自创神功的能力。
那么号称战无不胜的萧峰遇上能够自创神功的杨过,两者孰强孰弱?
一、共同的世界观
要对比萧峰和杨过这两位来自不同作品中的主角,只需要一个条件,那就是两者的世界观是统一的。
旧版《天龙八部》未必与“射雕三部曲”有关联,而新修版中,则完全打通了这一世界观。
比如新修版《射雕英雄传》中提到萧峰、虚竹传下降龙十八掌、打狗棒法的往事:“北宋年间,丐帮帮主萧峰以此邀斗天下英雄,极少有人能挡得他三招两式,气盖当世,群豪束手。当时共有‘降龙二十八掌’,后经萧峰及他义弟虚竹子删繁就简,取精用宏,改为降龙十八掌,掌力更厚。这掌法传到洪七公手上,在华山绝顶与王重阳、黄药师等人论剑时施展出来,王重阳等尽皆称道。”
(虚竹、无崖子剧照)
无需诧异虚竹何时参与了丐帮武功传承,这乃是新修版《天龙八部》结局时加上的一段剧情,甚至还提到了后来丐帮视灵鹫宫为恩人。
所以毋庸置疑,《天龙八部》的世界观与“射雕三部曲”是统一的,而要对比两部作品中角色的强弱关系,只需要看金庸赋予他们的描述即可。
二、武功配置对比
先看萧峰,他的武功配置虽是“华丽”,却未必合理,萧大王之所以战无不胜,靠的不是他攻防两端都无懈可击,而是他在进攻端做到了极致,他那降龙十八掌、擒龙功、龙爪手、降魔掌等武功都是偏重进攻的,而他恰恰是以那一往无前的霸气震慑敌人。
(独孤求败剧照)
只重进攻,可以是萧峰的优势,也可能是他的劣势,这不好说,毕竟那“剑魔”独孤求败的作战风格也是“有进无退”,进攻到极致,自然是无需防守的。
而杨过的武功配置则明显更为合理,前辈五绝中,唯有“南帝”段智兴的武功他不曾涉猎,而后来他又修炼古墓派神功,再加上独孤求败的玄铁剑法,继而自创黯然销魂掌,进攻防守两端算得上是无懈可击。
(五绝剧照)
不过杨过既然自创黯然销魂掌,足以证明这套武功是他最拿手的,而黄药师评价这武功却是“唯爱婿的降龙十八掌可媲美”,从这番评价来看,似乎杨过的武功并没有比降龙十八掌高明,而萧峰也会降龙十八掌,两者似乎是持平的。
不过两人一声怒吼之后是分出了高低。
三、二人的怒吼
两人在书中是同样有过面对野兽的表现,而两人在面对野兽时,都用过同一招,那便是“怒吼”。
先看萧峰,在多数人看来,萧峰与那《水浒传》中的武松是有几分相似,就因为他们都有打虎之举,你且看他打虎时是何表现。
原著道:“萧峰适才这一掌使了七成力,纵是武功高强之士,受在身上也非脑浆迸裂不可,但猛虎头坚骨粗,这一记裂石开碑的掌力打在头上,居然只不过摔了个筋斗,又即扑上。萧峰赞道:‘好家伙,真有你的!’侧身避开,右手自上向下斜掠,嚓的一声,斩在猛虎腰间。这一斩他加了一成力,那猛虎向前冲出几步,脚步蹒跚,随即没命价纵跃奔逃。萧峰抢上两步,右手挽出,已抓住了虎尾,纵声大喝,左手也抓上了虎尾,双手使劲回拉,那猛虎正自发力前冲,给他这么一拉,两股劲力一迸,虎身直飞向半空。”
能一掌将老虎打得摔了跟头,萧峰已然算得上是天生神力了,绝对不弱,但他后来怒喝那一声却是让他显得不如杨过了,你且看杨过一声怒吼是何效果。
(萧峰剧照)
原著道:“只见他纵口长呼,龙吟般的啸声直上天际……啸声悠悠不绝,只听得人人变色,兽群纷纷摔倒……豺狼等小兽竟有为他啸声震晕不醒的,雪地中遍地都是群兽吓出来的屎尿。群兽不等史家兄弟呼喝,纷纷夹着尾巴逃入了树林深处,连回头瞧一眼也都不敢。”
杨过面对的不是一两只虎,而是兽群,而他压根无需出手,直接一嗓子怒吼,群兽要不倒地不起,要不吓得落荒而逃,对比萧峰,差距何等明显?
要解释这差距也并不难,萧峰固然不像他两位义弟那般有吸走他人内力的能力,但他的内力也算不上差,可相对于在海浪中修炼了十余年的杨过而言,他的内力自然是逊色不少的,所以杨过更强倒也合情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