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概念性大于音乐性的SOLO,到底意义何在?
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近年来不少女爱豆的SOLO作品,往往更注重概念而非音乐质量呢?简单来说,尤其是来自SM和JYP的女爱豆,每次发行SOLO时,公司的包装都相当出色,概念影片也十分吸引眼球,让人觉得这一回会有大突破。然而,当主打歌出炉后,不少人却觉得这个概念简直像是一个骗局。
总的来看,这些年来,女爱豆的SOLO作品给人的感觉就像是一场交作业的表演,仿佛是公司在向大众交代。然而,若说公司没用心?似乎也不尽然。他们在概念、策划和视觉设计方面都下了不少功夫,艺人们也因此展现了前所未有的形象,努力吸引大众的注意。甚至公司会不惜派艺人前往海外,拍摄各种概念片和美照,以满载大家的期待。
但公司不难想到,真正动人的歌曲才是王道。毕竟大多数人都是在工作、放学时听歌,跳舞之余,认真研究概念的恐怕只有死忠的粉丝而已。然而,给女爱豆的歌曲,往往缺少“爆火”的潜质。说这些歌曲不符合她们的形象?并非如此,MV中展示的形象也的确引人注目。然而,歌曲和表演本身却显得平平无奇,依靠现有的人气拿个一位虽不困难,但这些歌既无法打开市场,亦难以实现大火。
放眼当下的KPOP,想找到像泰妍那样既精细又与艺人个人定位高度契合的SOLO,几乎是凤毛麟角。尽管Jennie的SOLO曾经大热,但YG的用心程度显然无法与SM的策划媲美。更令人费解的是,在二代时期,SM对爱豆SOLO的策划可谓用心良苦,不仅泰妍,就连Tiffany、LUNA、AMBER与刘宪华的首次SOLO,从专辑概念到曲目动听度,再到对艺人潜力的挖掘,都是值得赞赏的。
但如今的SM似乎在艺人的SOLO上无法做到这一点,他们的专注点只集中在概念和包装上。若能够将更多精力投入到策划中,恐怕会收获颇丰,艺人就好像是被赋予了灵魂的布偶,可以随意设计和包装。即便JOY的首次SOLO、WENDY的两次SOLO,SM也在专辑的包装上倾注了不少心血,但在音乐的创作上却显得力不从心。
他们并未展示出艺人更具潜力的一面,导致艺人依然无法摆脱组合时期的形象,这确实令人遗憾。就像IRENE的SOLO一样,虽然美丽动人,却像隔着玻璃的玩偶,让人缺乏新鲜感。大众普遍认为她的唱功一般,所以SM在安排SOLO曲时回避了她的弱点。这就引发了一些争议,因为IRENE的音色和唱功并不如大家所说的那样差,公司显然也是心里明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