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算力】海东首个跨区域算力调度中心在广东建成
4月24日,在海东市委市政府的高位推动下,中国移动青海公司海东分公司与华韶数据谷集团、深圳渔阳科技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于广东省韶关市建成海东首个跨区域算力调度中心及数字经济创新中心。该中心的成立标志着海东市深度融入国家“东数西算”工程取得突破性进展,为东西部数字经济协同发展树立了标杆。
据悉,此次落成的算力调度中心首期部署1000P智能算力,重点服务粤港澳大湾区人工智能、金融科技等高实时性需求,通过华韶数据谷标准机柜资源,实现“西部生产—东部调度”闭环。经过测算,项目年均可减少碳排放5万吨,成为全国首个实现绿电溯源的跨省算力枢纽。
在海东市委市政府和海东市数据局政策护航下,算力调度及数字经济创新双中心建设将创新构建起“三位一体”发展体系:由深圳渔阳科技提供技术支持的联合实验室已开发高原生物医药、智慧农牧等领域20余项定制化解决方案;建成跨区域数据流通平台,首批开放涵盖光伏发电、冷水鱼养殖等6大类产业数据库;与韶关学院共建的实训基地启动“高原数字工匠”培养计划,着力培育云计算与AI运维复合人才。
在海东,中国移动正加速推进海东高原大数据中心二期建设,构建多层次算力网络体系。通过“东数西算”“东数西储”等新型联动模式,搭建起算网服务平台,实现绿色算力统一调度。目前,智算中心建设与数据中心布局优化已全面展开,将提供满足信创标准的定制化服务。
此次合作不仅打通了西部绿电与东部算力需求的战略通道,更创新探索出“政府搭台、国企牵头、民企运营”的东西协作模式。中国移动青海公司海东分公司负责人表示,青海移动将以算力双中心为支点,逐步构建辐射成渝、长三角的算力服务网络,助力海东建设“东数西算”国家战略样板城市。
随着高原数字产业生态的加速成型,海东市正从青藏高原走向全国算力版图前沿,以“绿色算力”为笔,书写新时代东西部协同发展的壮丽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