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体引领下一波AI浪潮 联发科“兵分三路”布局

2025-04-24ASPCMS社区 - fjmyhfvclm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倪雨晴 深圳报道

AI不断进化,移动芯片厂商们正加速布局。

在日前的天玑开发者大会上,MediaTek董事、总经理暨营运长陈冠州谈道:“️AI产业正全面加速成长,催生出全新形态的AI体验,下一波AI浪潮属于智能体AI。”

面对智能体AI带给手机等终端的新空间,联发科(MediaTek)兵分三路,涵盖芯片层、开发工具及生态建设等方面。

️首先,作为基石的芯片赛道,联发科发布了天玑9400+旗舰5G智能体AI移动芯片,采用第二代全大核架构设计,尤其强调AI支撑能力。

比如,天玑9400+集成MediaTek第八代AI处理器NPU 890,端侧率先支持DeepSeek-R1推理模型的关键技术,同时率先支持增强型推理解码技术(SpD+)。据介绍,该芯片在智能体AI任务的推理速度可提升20%。

除了硬件性能上的迭代,联发科还强化了AI应用开发的支持体系。既包括一站式可视化智能开发工具——天玑开发工具集(Dimensity Development Studio),也包括天玑AI开发者套件2.0。

其中,天玑AI开发套件2.0率先支持DeepSeek四大关键技术:混合专家模型(MoE)、多Token预测(MTP)、多头潜在注意力(MLA)和FP8推理(FP8 Inferencing),从而使token产生速度可提升2倍,内存带宽占用量可节省50%。

此外,在整体产业生态上, 联发科还联合阿里云通义千问、传音、面壁智能、摩托罗拉、OPPO、荣耀、vivo、微软、小米共同启动“天玑智能体化体验领航计划”。

联发科在智能体AI上的推进,与其近年在业绩上的增长形成了正向循环。2024年,联发科全年营收达新台币5305.86亿元,同比增长22.4%;合并毛利率为49.6%,同比增长1.8个百分点,营业利益和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42.6%和38.8%。

其中,天玑旗舰芯片业务营收超预期,达20亿美元。受益于AI需求,联发科的ASIC业务也有望在2026年营收突破10亿美元。

在近日的媒体采访中,联发科技多位高管就当前AI发展趋势进行了解读。

联发科技无线通信事业部总经理李彦辑向记者指出:“半年前大家还在追求模型的参数要够大,才能够支撑起这个知识量。但现在不到半年的时间,DeepSeek的产生又为AI领域做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天玑9400+也应着这样的改变,支持新的算力需求。”

这也意味着,️过去半年,AI模型从“大规模参数为王”逐步转向注重提升效率。因为模型无需大规模计算资源也能完成复杂任务,小模型的发展越来越受到关注。

“考量到手机有一些算力上的限制(因为频宽跟温度),我们发现小语言模型的发展速度非常快,”联发科技无线通信事业部技术规划资深总监李俊男谈道,“手机用4B的小语言模型,可以做出很好的效果。DeepSeek蒸馏出来的模型推理能力相当好,可以在手机上非常好地运行。所以我们现在不会再去往上疯狂地追逐算力,而是会去优化效率。”

️另一方面,芯片厂商也在和手机厂商、第三方应用厂商一起重塑AI终端生态。AI应用感知不明显、AI手机体验碎片化、数据安全等问题都是焦点。

联发科技无线通信事业部生态发展资深总监章立表示:“现在的AI手机,大家会觉得AI的体验太碎片化,系统可能有一套AI,第三方有自己的AI,以及存在AI怎么打通的问题。作为芯片厂商,联发科希望一起打造从系统级AI到智能体助手,再到第三方应用整合的AI体验。芯片层面提供强大的端侧算力,并联合终端厂商、第三方一起合作,形成AI体验的‘灯塔效应’。”

从行业趋势来看,随着终端AI需求的不断提升,AI芯片正朝着异构计算、能效优化和多任务融合方向发展。AI模型的训练与推理环节正在下沉至终端侧,以更好地满足本地算力、数据隐私、能源效率等多方面要求。移动芯片厂商如联发科、高通等,都在完善增强AI计算平台的竞争力。

未来AI手机的竞争焦点在于系统级AI能力、端云协同优化、开发生态完善与用户场景的体验闭环。芯片厂商扮演的角色,不仅仅是硬件提供者,更是生态赋能者。随着智能体AI逐渐走向消费市场,AI芯片厂商需要更早、更深地介入软件工具与生态构建,从而在即将到来的端侧智能体浪潮中占据一席之地。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