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的用户数据不值得AI学习 地平线余凯三次“反共识”

2025-04-23ASPCMS社区 - fjmyhfvclm

️智驾站在关键节点

️作者/ IT时报记者 孙妍

️编辑/ 郝俊慧

2024年港股上市后,曾经低调徘徊在镁光灯周围的地平线,第一次走到了舞台中央。

站在成立十周年的重要节点,4月18日,在上海滴水湖举行的2025年度产品发布会上,地平线推出L2级城区辅助驾驶系统(Horizon SuperDrive,简称HSD)。HSD的量产,正是地平线软硬结合技术路径的成果,也是其在智驾平权上的关键锚点。

但在长达两个多小时的发布会上,地平线创始人兼CEO余凯将更多的时间留给了一场关于智能驾驶的“反共识”演讲。比起创业者这一角色,他更像是一位教授,急切地想要纠偏。

“AI时代,人类行为数据没有价值,99%的用户数据不值得学习。”余凯认为,智能驾驶要逼近“驾驶之神”,理性估计,10年后才能实现无人驾驶,乐观预计,5年后实现。

️反共识一

️要做智驾平权的最大公约数

2024年,在DeepSeek登上全球最高引用量AI论文榜单时,人们意外发现,另一家中国公司竟与DeepSeek共同登榜。这家名叫地平线的中国智驾企业发布了下一代通用视觉主干模型Vision Mamba,性能超越Vision Transformer,其论文引用量位列全球第三,国内第一,为智驾理论创新与技术实践提供了有力支撑。

2015年成立伊始,地平线就聚焦深度神经网络计算方向。在智驾核心算法层面,近三年来,地平线被国际顶会收录文章超过40篇,学术成果引用量超过10万次,全球专利申请达到2000件。

展开全文

十年来,地平线推出了三代BPU智能计算架构,打破摩尔定律,实现计算性能十年超1000倍的提升,支持超10款计算方案规模化量产。基于纳什架构开发的征程6系列,覆盖10—560TOPS算力,是目前国内唯一满足从L2辅助驾驶到全场景城区辅助驾驶需求的智驾计算方案。

智驾平权成为当下行业最大的争议点,绝大多数人并不相信智驾行业能快速实现平权。

️“我们已经成为中国车企推动智驾平权的最大公约数。”余凯说出这句话的底气来自地平线的高市占率,“每三台智能汽车,就有一台搭载地平线。”

地平线首次提到了市场份额。

2024年,地平线以33.97%的份额冲上L2辅助驾驶计算方案市场占有率第一名,性价比是其快速占领市场的利器。在8万—15万级的市场,地平线占据63%的份额,将智驾平权这一口号落地,将原本仅限于高端车型的智能驾驶功能渐渐推广至各个价位的车型上。

地平线的快速崛起也归功于开放的生态策略。截至目前,它已与超过40家车企和品牌合作,绑定了前10大中国车企,还与Tier-1(一级汽车供应商)和软件生态伙伴达成量产合作,合作伙伴包括博世、电装、大陆、酷睿程等企业。迄今为止,地平线前装量产出货已超过800万套,量产上市车型超过200个,覆盖超500万智驾车主。

据余凯透露,今年征程系列量产加速,预计征程6E/M年出货量将超百万台。

从技术突破到量产落地是一场苦旅。用余凯的话来说,“我们的事业不是一场热闹的Party(派对),而是需长期跋涉的Journey(旅程)。”

️反共识二

️实现L5前必走软硬结合路线

“地平线从来不是单纯的芯片公司,”余凯说,从做地平线的第一天开始,软硬结合便是他刻在骨子里的技术信仰,所以地平线不是大家认为的芯片公司,而是一家“芯片+软件”系统级智驾技术公司。

回顾过去计算平台的发展,每一次软硬件的深度耦合都在重构人类的底层逻辑,推动了人类科技文明的进步。

在PC时代,软件强大如微软,硬件强大如Intel,共同组成了排他性的联盟;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高通与ARM组成了联盟;而在人工智能时代,英伟达奉行软硬结合的技术路径,建成足够高的生态壁垒。同理,在计算性能完全满足用户需求之前,每一代车载计算系统的软硬结合都会带来更高的效率。️因此,L5级自动驾驶必须走软硬结合路线。

HSD搭载国产智驾计算方案征程6P,采用一段式端到端技术架构,是国内首个软硬结合全栈开发的L2级城区辅助驾驶系统。基于软硬一体的全栈方案,地平线推出的Horizon Cell“弹夹系统”,实现硬件可插拔、软件可升级,为车企提供“软硬件皆可升级”的方案选择。为了进一步实现智驾平权,地平线以辅助驾驶“全家桶”的思路,设计了三个版本的HSD,覆盖从普惠级到高性能再到全场景的全价格段、全性能段解决方案。

在智能驾驶迈向大规模量产的关键阶段,地平线与奇瑞达成HSD首个量产合作。地平线HSD将作为奇瑞“猎鹰”的一款先进方案,与征程6P计算方案一同在星途品牌上全球首发,并于2025年9月正式量产。后续,奇瑞还会有更多采用HSD方案的“猎鹰方案”车型上市亮相。

️希望未来继续用技术开路,用安全兜底,永远坚持安全第一,永远不说过头话,让‘中国智能’成为全球安全、全球信赖的代名词。”奇瑞控股集团董事长尹同跃在地平线HSD发布会现场表示,奇瑞是“理工男”,地平线是“科技狂”,双方有一点很相似,就是无论科技创新、技术研发如何大胆冒险,当技术上车时都要敬畏生命。

除了与奇瑞合作外,地平线的生态布局正在铺开。大众汽车集团已于近日宣布与地平线基于HSD深化合作,通过双方合资公司酷睿程(CARIZON)加速全场景辅助驾驶全栈方案的研发,并于2026年起落地在大众汽车集团旗下的多款车型上。

4月19日,蔚来全新品牌firefly萤火虫同名车型正式上市,这也标志着地平线与蔚来首款合作车型正式落地。firefly萤火虫标配地平线征程计算方案,128 TOPS算力配合24个高性能感知硬件,智能领航辅助NOP覆盖99%的高速及城市快速路。

firefly萤火虫的定位是面向全球市场的高端智能电动小车,它还支持自动泊车等功能,解决狭窄车位停车的痛点,此外,地平线征程计算方案通过了全球多地严苛的法规,包括中欧双五星评价标准及欧盟GSR(通用安全法规)认证标准等,随着firefly萤火虫出海,中国智能辅助驾驶技术也将走向全球更多角落。

️反共识三

️99%的用户数据都不值得AI学习

2024年,地平线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是2022年以来港股和美股最大规模的中国科技公司IPO,创造了2022年以来进入港股恒生科技指数的最快纪录,被认为是智驾科技领域的“潜力股”。

地平线的野望不只是做中国最大的车载计算平台供应商,还要成为中国最大的消费类机器人计算平台供应商。

从汽车到机器人的跨界正在成为趋势。麦高证券在《人形机器人迎量产元年,国产厂商有望超车》报告中提出,跨界车厂软硬件体系成熟,供应链管理能力强,具有丰富的经营经验和资本实力,且现有技术能够复用至人形机器人,有望最终突围。

“很多人家里的扫地机,中国出口到大洋彼岸的院子里的割草机,都装了我们的芯片,从而能够自动规划路径。”余凯提到。

沉淀十年,余凯形成了两条战略方法论:️一是在没有竞争的地方竞争,地平线不愿意内卷,更愿意做一个外卷型的企业,另辟蹊径,去拓宽技术和产业边界,如果真的要上“竞争战场”,那就以10打1,必须赢得胜利;️二是永远不要在悬崖边跳舞,要花更多精力思考死门在哪里,降低一切可以降低的“可见风险”,如果真的要跳,也要与悬崖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

用8个字总结,便是“以快打慢,以高打低”。

参考个人电脑时代、智能手机时代的产业发展规律,智能驾驶就是智能汽车的基带,无论自研还是第三方合作都只是招式,只有“以高打低、以快打慢”才能跟上技术进步和时代更迭,才能避免陷入技术平权的陷阱。打个比方,鸡兔同笼问题在小学时是一道奥数题,到初中学习了二元一次方程后,这就是一道普通题。

️智能驾驶的本质是功能价值,而非情绪价值。就像通信是手机的功能价值一样,而摄影则是手机的情绪价值。智能驾驶只有建好基础设施,为用户提供安全、便捷、舒适的功能价值,才能进一步释放智能座舱等情绪价值。

很多人都认为,AI只有通过不断学习人类数据才能变得越来越聪明,而在余凯看来,“️99%的用户数据都不值得AI学习”。

互联网时代的产品逻辑是“洞见人间烟火”,本质是链接,得流量者得天下,得用户者得天下,而AI时代的产品逻辑是“逼近世界真相”。如果AlphaGo止步于学习人类的数据,最多达到人类的9段围棋水平,而通过不断迭代自身算法,却能达到10段甚至13段的水平。智能驾驶只有通过自我学习,才能真正超越人类驾驶水平,逼近“驾驶之神”。

那么,智能驾驶如何逼近“驾驶之神”?算力决定体验的上限,算法决定体验的兑现。

地平线提出首个智能驾驶算法的“快思考、慢思考”。快思考靠直觉,而慢思考靠认知,需要复杂推理。地平线基于快思考推出“一段式端到端模型”,基于慢思考引入强化学习,实现驾驶模型的“智能涌现”。目前,地平线已建成业界最大规模的主动安全测试场景库,成为百万家庭百亿公里出行的安全保障。

行百里者半九十,在用户价值的兑现上,智能驾驶行业才刚刚开始。

️在世界越来越疯狂的当下,信任反而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余凯将所有思考浓缩为一个用户智驾信任度公式:用户智驾信任度=安心度×专业度×亲密度/夸大度。所谓安心度,不只要保障物理安全,更要保障用户心理安全;专业度是指要在最短时间内选择最优路径,以及稳稳操控所带来的舒适;亲密度是自然的人机交互体验。这些都与用户信任呈正相关,而营销预期与实际体验之间存在的夸大程度,则会损害用户信任。

狂飙中的冷静者,悲观中的笃定者,这是余凯对地平线始终如一的定位。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