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避暑胜地到“算力热土”:看利川如何用AI再造一座“数字凉城”

2025-04-23ASPCMS社区 - fjmyhfvclm

4月17日

2025(武陵山)人工智能算力会

在利川举行

会上发布了利川文旅大模型CBG三端

武陵山(利川)人工智能计算中心

二期正式上线

标志着全国首个县域文旅大模型

在利川上线

4月20日

“利川智游·全景赋能”文旅大模型应用项目

在2025数字中国创新大赛

数字文旅赛道决赛中

从全国364个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

斩获三等奖

这一系列成绩的背后

是利川以“智算+文旅”为抓手

将凉爽气候与数字技术

深度融合的创新实践

更是这座“中国凉城”在数字经济浪潮中

迈出的关键一步

展开全文

2025(武陵山)人工智能算力会现场

1

️智算筑基:从“避暑胜地”到“算力热土”

利川地处武陵山区,夏季平均气温22℃,拥有1个5A级景区、4个4A级景区,年接待游客超2200万人次,旅游收入占GDP比重达40%,是名副其实的“全域旅游示范区”。但传统文旅模式面临资源分散、服务碎片化等挑战,如何将“凉爽气候”与“数字热能”结合,实现产业换道超车?利川的答案是——以算力为基,大模型为翼。

2024年3月,依托当地清洁能源优势,利川智算中心一期上线,以低能耗输出50P普惠算力,为数字经济发展筑牢底座。短短13个月后,算力赋能结出硕果:全国首个县域文旅大模型应运而生,深度融合本地“文旅基因”,通过“算力+数据+算法”构建三端服务体系,推动“凉爽资源”向“数字热能”转化,为文旅产业装上“智能引擎”。

国家5A级景区腾龙洞 彭一新摄

️利川市文旅局党组书记罗豫鑫介绍道:

“大模型支持的‘AI游利川’实现了‘一部手机游利川’的智慧旅游。对游客来说,它是虚拟导游,可以陪伴游客的每一段旅程,在出游前充当行程规划师,在旅游中充当私人讲解员,在旅游结束后充当旅行分享家。对企业来说,它是AI员工,可以为经营提效,增加收益。对政府来说,它是AI数据库,将为利川旅游注入新的智慧能量,不断提升游客体验,促进产业升级,优化旅游管理。”

2

️三端发力:重构文旅生态链

在利川,游客的文旅体验正因大模型而悄然改变。打开“AI游利川”小程序,身着土家服饰的虚拟导游“小利助手”即刻上线,当游客提出“带老人去鱼木寨,不想自驾怎么安排”,系统立即生成包含交通路线、适老游览点、住宿推荐的个性化方案。这只是C端服务的缩影——从游前行程规划、多语种导览,到游中实时答疑、一键预订,再到游后体验反馈,大模型提供全周期智能服务,数据显示游客平均停留时长延长30%,二次消费提升45%。

“ai游利川”小程序界面

️湖北民族大学的学生廖倩说:

“最让我惊喜的是智能避堵功能,前天陪表姐逛了龙船天街,通过‘小利助手’,直接就了解到离我们最近的停车场,让我们节省了大量的时间。我们现在所在的这个地方,有什么好吃好玩的直接问它,它就可以直接给我们回答。”

商户端同样感受到数字红利。针对景区商家营销难、获客成本高的痛点,大模型接入AI数字员工,可自动生成图文、视频等宣传内容,精准匹配目标客群。目前,已有536家商户接入系统,数字化营销工具让小微企业也能共享技术红利。

️利川市山涧民宿负责人许丹表示:

“以前花半天写推广文案,现在AI几秒搞定,订单量比去年同期涨了40%。”

政府端则化身“智慧大脑”,通过全域数据汇聚,实时监测客流、舆情、商户经营等动态,实现“事前预测——事中干预——事后复盘”的全周期监管。旅游旺季时,系统智能调度交通、住宿资源,缓解接待压力;淡季时,精准推送跨域引流方案,2024年利川文旅税收同比增长600万元,数字决策的效能直观可见。

3

️场景落地:数字技术让“诗与远方”触手可及

如今的利川,正上演着“数字+文旅”的双向奔赴:游客扫码即可获取景点“数字档案”,商户通过AI实现精准营销,政府依托数据优化资源配置,一幅“智游、智管、智享”的新图景徐徐展开。

当利川的青山绿水遇上智慧云端,改变的不仅是旅游体验,更是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这或许正是“利川模式”的价值所在:让技术有温度,让发展有特色,让每一次“诗与远方”的奔赴,都成为数字时代的美好遇见。

利川市智算中心 冉建秀摄

️利川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陈建平说道:

“作为全国首个县域文旅大模型,建成后不仅能助力利川文旅产业发展,还可以辐射到周边乃至全国各地,目前在省内,已经有三个县市在选择我们的文旅大模型,省外也有在洽谈合作的县市。人工智能作为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有助于加速数字经济赋能本地实体经济发展,发挥产业‘头雁’效应,同时也能对利川教育、医疗、政务等民生领域进行提质增效。”

数字化浪潮奔涌向前,利川的探索仍在继续。随着智算中心总体规划400P算力的逐步落地,这个“避暑天堂”,正以数字之力书写着文旅融合的新篇章,为全国县域经济转型提供着可复制、可推广的“利川经验”。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