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工协同破局“卡脖子”,山外山领跑血液净化产业智慧转型
协同聚能 • 净无止境
2025年4月19日,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血液净化专业委员会2025年度学术会议在湖南浏阳举办。作为目前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内唯一专注于血液净化行业技术研发、技术标准与法规的国家级行业组织的平台,大会汇聚300余位专家学者及相关领导、行业领军企业代表共享血液净化行业发展成果,共话中国医疗器械发展未来。
大会通过33场专题报告系统呈现了血液净化领域的前沿成果,其中“医工协同创新生态构建”与“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两大议题方向引发了与会专家的深度共鸣与热烈探讨。
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副秘书长苏文娜在会上指出,国产高端医疗器械研发领域长期存在“研发孤岛”“成果难转”等难题,因此通过自主创新全力攻克“卡脖子”的关键技术,实现产业链自主可控、对发展我国医疗器械产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候任主委丁小强教授则强调“医工协同”是实现国产医疗器械创新的重要途径——我国血液净化医疗器械产业目前正处在从“跟跑”到“并跑、领跑”的关键拐点,亟需通过医工结合加速国产装备的高端化进程。
作为中国血液净化行业的龙头企业,重庆山外山血液净化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外山”,股票代码:688410)创新发展模式与创新实践成果引发大会的高度关注。行业专家针对山外山血液净化设备、血液净化耗材、血透智能管理系统,从产品质量、技术创新、发展前景等方面进行了客观科学的论证,并给予了高度肯定。
会上,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血液净化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汪年松教授表示,近年来以山外山为代表的一批国产血液净化医疗器械头部企业逐步突破生产与技术壁垒,设备和耗材性能显著提升,市场占有率持续稳步提升,增长率居同行业前列——2024年,连续性血液净化设备国产品牌占有率29.59%。其中,山外山CRRT市场占比达15.19%,在国产品牌中位居第一;血液透析机国产品牌占有率28.18%。其中,山外山透析机市场占比达到15.97%,国产自主品牌排名第一。
作为国产血液净化装备自主创新的标杆企业,山外山技术中心主任童锦在解析企业发展密码时指出,山外山依托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等多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以及一支来自全球的多学科、多层次的优秀研发团队,在血液透析机智慧传感、自动控制和AI辅助诊疗方面进行了大量深入研究和自主创新,成功突破多项高端血液透析设备的“卡脖子”技术,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血液透析机技术解决方案。
会上,山外山自主研发的SWS-6000型血液透析机受到与会专家关注▲
会上,与会专家还聚焦“血液净化 + 人工智能(AI)”的融合创新开展了深入研讨。随着“医疗器械+AI”“治疗设备+数据平台”等新模式兴起,血液净化医疗器械研发正从硬件制造向“智能、系统、服务”多维融合转型。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严瑞教授在《自动化血液透析设备的发展及应用》课题中,以山外山血液透析机为例,介绍了智慧血透设备人性化操作、智能可视系统、精准治疗过程控制等亮点,引起与会专家关注。
医工融合领域专家、重庆邮电大学林金朝教授指出,随着国家应急管理体系现代化建设的推进,高能级、智慧化、多模式的血液净化系统正成为重要的应急救援装备。以山外山SWS-5000型连续性血液净化设备代表的这类融合尖端工程技术与智能医疗理念的新型装备,通过重构应急医学救援的技术支撑体系,推动行业从硬件制造向智慧医疗生态转型。
会上,山外山“血液净化设备+耗材+血透智能管理系统+连锁血液透析中心”全产业链模式也成为关注焦点。
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王少清教授以《β₂- MG与透析患者长期预后:挑战与解决方案》为主题,从产品的核心工艺、外观设计、临床表现方面,论证了山外山旗下子公司天外天自主生产的一次性血液灌流器在β₂- MG清除率方面的优异表现以及患者的远期临床获益。
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申兵冰教授在《信息化管理系统与辅助决策》主题讲座中,为与会专家重点介绍了山外山血透智能管理系统,他表示,山外山的数字化转型不是简单的设备联网,而是构建了从治疗到健康管理的完整闭环,为我国分级诊疗体系建设提供了可复制的“智慧血透”样本。
从医疗器械专利转化到血液净化新材料突破,从重症救治技术创新到肾脏病领域前沿探索,在健康中国战略与全球医疗科技革命的双重赋能下,山外山将继续以核心技术自主创新为引擎,加速推动血液净化技术落地与产业升级,为“健康中国2030”战略注入创新动能。
(山外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