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永怀:为护核数据牺牲,妻子李佩秉承遗志,成为应用语言学之母

2025-04-20ASPCMS社区 - fjmyhfvclm

郭永怀和李佩

2018年,国际小行星中心将两颗相近的小行星,命名为郭永怀星和李佩星。

这对知名的夫妇,丈夫是两弹元勋、中国近代力学开拓者和奠基人,妻子则是中国应用语言学之母。

两个人在各自的专业领域奋斗了一生,郭永怀甚至为新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研制献出了宝贵生命,他和妻子的爱情,也充满了诸多传奇。

在美国的时候,钱学森最喜欢开着借来车出去兜风,一旁的座位上并不是女生,而是一个戴着眼镜,透着书卷气的师弟郭永怀。

师弟虽然看起来很呆,可从小就是不折不扣的学霸。所有心思都放在学业上,中学毕业后,就如开挂一般。

郭永怀西南联大时期的学生证

郭永怀先在南开大学读书,其后因为成绩优异,被学校推荐到了北京大学的物理系深造,期间因为日本侵华,研究生阶段则是在西南联大读的。

aspcms.cn

1938年,郭永怀决定出国深造。然而他报考的专业只招一人,未曾想到,他和另外两人都考出了350分的高分,最后三人都被录取。

然而世界内的战争已经杀红了眼,战火整整阻断了郭永怀两年的求学之路,直到1940年,郭永怀才动身前往多伦多大学。

只是这学霸太过于厉害,只用了半年时间就拿到了硕士学位,他旋即又去了加州理工学院攻读博士。也就是在这里,都师从于世界气体力学大师冯·卡门,郭永怀和钱学森认识了。

年轻时期的李佩

两个人在美国的生活快慰而且充满乐趣,只是钱学森不时调侃学弟,还没找到人生中的另一半。他不以为然,仍然把重心放在学业上。

博士毕业后,郭永怀选择了留美,任教于康奈尔大学航空科学部。此时郭永怀还不知道,虽身在异国,可生命里的中意人马上就要出现了。这个女生,是李佩。

这是一场在异国举行的科学报告,组织参与者都是当年西南联合大学校友。

台上,师哥郭永怀侃侃而谈,显得既风趣又不失学术的严谨。他不知道,他已经被台下的师妹李佩看上了。

虽然彼时的郭永怀已经38岁,比李佩大整整9岁,但这并不会对爱慕者构成阻碍。

郭永怀一家三口

李佩从小就敢说敢做,否则岂能漂洋过海出国留学呢。

大学之前,李佩原本叫李佩珍,原籍是江苏的她,从小跟着工程师的父亲去了北京,那时少不了和父亲外出奔走,她性格也慢慢变得“男性化”。

18岁那年,这位工程师的千金,同时考上了文理学院和北京大学,选择之后,她去了北大读经济专业。

时局同样搅乱了李佩珍的学业,由于大学南迁,她要想继续读书,必须得去昆明。

李佩珍觉得读书理所应当,可父母不同意,兵荒马乱,女孩子不宜在外面抛头露面。

父母和女儿之间分歧严重,而且父母知道女儿禀性,便牢牢将其困在家中。

郭永怀照

半年后,家里放松了警惕,她便拿了钱,留下一张纸条,和几名女生一起去了大西南。

行程中,她将名字改为李佩,用以明志。性格上有主见,也为日后勇敢追逐自己的爱情埋下了伏笔。

李佩大学毕业后,因出色的组织和英语能力,她在劳工协会工作了一段时间,后被推荐到康奈尔大学读硕士。

也正是在这里,她才有机会聆听师哥郭永怀的报告。她善于交际而且口才极好,主动出击下,很快就引起了师哥的注意。

一来二去,两个都喜欢摄影的人便黏在一起了,无数镜头定格的瞬间,留下了李佩美丽的身影。

郭永怀多年忙于学业学术,李佩的出现,他严谨而枯燥的生活终于出现了起色和变故,一年之后的1948年,身在异乡的两颗心,终于结合在了一起。

郭永怀一家

郭永怀事业有成,家庭幸福,按说此生安稳在美国教书,亦无所求了。

但是新中国成立后,身在国外的诸多教授以及留学人员,都打算回去为国效力,郭永怀同样有着一颗为国效力的心。

特别是在师兄钱学森突破重重阻力回到国内后,他的内心更是无法平静,一年后,郭永怀一家三口也选择回国。

回国之前,郭永怀烧掉了在美时的所有研究文稿,李佩心疼不已,郭永怀安慰她:“一切都在我心里呢。”

回国之后的两个人,在彼此的专业领域都有自己的教学工作。李佩原以为今后的生活跟在美时一样,可她渐渐发现,郭永怀老是早出晚归,平日里连陪自己和孩子的时间都没有。

1978年李佩和同事

过去在美的时候,工作上的事他还经常跟自己说说,可如今哪怕是自己问,丈夫都不告诉她。

李佩的内心渐渐不能忍受,生活应该是五颜六色充满色彩的,她可不想两个人整天忙碌,把家庭当作驿站。

李佩一改往日的温和,不时向丈夫发难,劈头盖脸一通埋怨后,郭永怀往往不置可否,一番怨气仿佛怼在了软绵绵的棉花堆,李佩的内心更是难以忍受。

可郭永怀彼时想说,却只能欲言又止。

新中国在科学技术领域一穷二白,他作为物理学界的专才,很多方面都被委以重任。

有些机密工作,他既不能辩解,也不能向妻子说清楚。到了1960年,郭永怀不归家的情况更严重了,有时外出一走就是大半年。

李佩给研究生上课

妻子彻底怒了,可她又无处发泄,只好向父母哭诉。她开始胡乱猜测,丈夫是不是有外遇了,这念想随即点燃了李佩内心更大的怒火。这个当年敢于离家出走的女人,把郭永怀所有的照片都剪掉了。

可奇怪的是,虽然郭永怀频频玩失踪,可现身之后,感情上的一切并无任何异常。

李佩的内心异常别扭,她不知道自己还能忍受多久。她还是希望能主动听到丈夫的解释,可每次提到这个话题,郭永怀不是搪塞就是回避。

一直到1964年,萦绕在李佩的谜团才渐渐消散了。王淦昌有一天请郭永怀和李佩吃饭,席间,两个男人喝得很高兴,还隐晦地谈论有关原子弹试爆成功的事情。

听闻此刻,李佩内心的怨愤荡然无存,因为她已经明白了丈夫在做什么。

李佩在主持第十三届全国科技翻译工作会议

对于自己的胡乱猜测,李佩觉得有些对不住丈夫。但在家中,郭永怀却用言行向妻子清楚地表明,是他这个丈夫做得不够好。

无论如何,两个人内心的嫌隙彻底消失,而且经此一事,两颗心反倒更紧密地联结在一起了。

无论是对国,还是对家,郭永怀都是忠诚度最高的。而李佩,则被丈夫深深感染了。随着情怀的逐渐升华,两个人的感情也日久弥坚。

李佩不再轻易怀疑丈夫,而是全身心支持他的工作,可这对夫妇的密切配合并未能持续太久。

1968年,郭永怀在一次出差归来的途中发生意外,飞机失事坠毁,不幸离世。

李佩在丈夫雕像前

事故发生之时,郭永怀想到的是保护实验数据,他和秘书一同将装有核数据的公文包,夹在身体中间,两具身躯在大火中被烧得难以辨认,但是公文包中的数据资料,却得以保存。

痛失所爱,李佩痛苦不堪。那时候她们的女儿正在东北插队,李佩一个人在家,上级担心她一个人会出什么意外,所以安排郭永怀生前单位里的几位女同志去陪伴她。

那是一个空气近乎凝固了的夜晚,陪伴李佩的几个女同志,都是郭永怀的学生晚辈,面对师母,她们知道此刻说什么都是徒劳的。

晚上,学生陪着师母在一个房间休息,那一夜,李佩克制着内心巨大的悲痛一夜未眠,她不时发出轻轻地叹息,身旁的学生也难以猜测她究竟在想什么。

丈夫虽然去世,但是她心中的爱,却未曾有半分消散,李佩的余生,将自己“彻底活成了郭永怀的样子”。

郭永怀照

1978年,已是花甲的李佩,担任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外语教研室主任。

她不但开创了应用语言学,而且还耗费巨大的精力去寻找英语老师,甚至通过多种渠道亲自招聘外籍英语老师。

从学生们的学习到日常,再到教师们的待遇和生活,事无巨细,李佩亲力而为,处处做得很好。

那时,她听说了TOEFL和GRE的考试情况,便根据实际,改变了国内的教学情况。此后一直到1999年,李佩始终站在英语教学和研究的讲台上。

哪怕是在退休之后,李佩依旧没有忘记发挥余热,她与一些退休的老人组织了互助服务中心,为退休的各类学者,提供医疗上的咨询和义诊,此外,她还成立了老年英语班,丰富了退休老年人的业余生活。

郭永怀和李佩墓

晚年的李佩曾经说过:“爱一个人,就要像他一样。”

爱的力量会让一个人追随并升华,李佩晚年时,不但捐出了丈夫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而且还捐出了家中60万元的积蓄,设立了郭永怀奖学金。

悲苦中的升华,不但有爱,也会有更大的家国情怀。这份刻骨铭心,成为李佩半个世纪里奋斗不息的动力。

多年以后,李佩说起:“我们年轻的时候出国是为了回国。”

2017年,在丈夫逝世50年后,101岁高龄的李佩与世长逝。家与国的情怀,在老一辈知识分子身上演绎得淋漓尽致。无论是两个人的感情还是家国情怀,都会永留于世。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