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显示:经常献血或可降低患白血病风险

2025-04-13ASPCMS社区 - fjmyhfvclm

️参考消息网4月13日报道 据西班牙《国家报》网站4月2日报道,毫无疑问,献血是一种利他行为,不过从科学角度来看,对个人也有好处。英国弗朗西斯·克里克研究所的研究人员确定了经常献血者血液中的主要适应性基因表达。研究表明,这些基因与红细胞生成的改善有关。研究人员称,这些发现“非常令人着迷”,并表示它们有助于了解白血病的发病过程和原因。

这项发表在美国《血液》月刊上的研究分析了217名60岁至72岁健康男性的已有数据,这些男性献血均超过100次。随后,研究人员将这些样本与212名年龄相仿、献血次数少于10次的男性样本进行了比较。研究人员发现,两组人(217名经常献血者和212名不定期献血者)的基因突变程度相似,但主要的变异类型不同。

随着年龄的增长,造血干细胞中的突变会自然积累,从而形成基因不同的血细胞群,即克隆性造血。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克隆性造血是无害的;在少数情况下,可能会导致白血病。

压力大的环境容易导致造血干细胞突变。例如,当身体受到感染时,造血干细胞必须制造淋巴细胞。或者当血液流失时,造血干细胞必须制造红细胞。这项研究的作者之一埃克托尔·韦尔加·恩卡沃说:“我们的工作让人们了解到,我们所处的环境将决定产生何种克隆性造血。”

韦尔加·恩卡沃的研究小组“有力地”证明了如果我们所处的环境中含有大量促红细胞生成素(一种在失血时分泌以刺激血液生成的激素),“将有更多机会获得与白血病无关的突变,生成更好的红细胞”。这位专家说:“如果从不献血,而且定期受到感染,那么就更有可能产生与白血病相关基因突变的克隆性造血。”

这项研究使用了非常同质的数据库,以获得更稳定的结果,但也有健康捐献者的潜在局限性,即健康状况良好的人更有可能成为频繁的捐献者。

此外,还有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

除了献血者之外,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女性在一生中相当长一段时间里都会定期、持续地失血。韦尔加·恩卡沃说:“我们下一步将对女性进行研究。”在上述研究中,他们只研究男性,因为这是德国红十字会提供的已有数据。这位专家解释说,从研究结果来看,月经对血液的影响与献血类似,因为月经也会引发促红细胞生成素的产生。“分析起来会更复杂,”这位专家说,“因为你无法测量她们流失的血液。但是,如果能明确这种情况能够增加这种有益的克隆性造血的概率,那将是非常有趣的。”

尽管这一点还有待证实,但科学证据似乎站在这一边。血液学专家胡利娅·蒙托罗说:“女性患白血病的几率的确较低。得出任何结论都是非常冒险的,但这些数据可能支持上述假设,因此对其展开研究将会很有趣。”

这位专家强调,血液和其他人体组织中的细胞突变是正常的,也是不可避免的。她说:“绝大多数突变不会产生任何功能性影响,否则我们都会死亡或生病。恰恰相反,许多突变让我们作为一个物种得以进化。而一小部分则是许多疾病的基础。”

蒙托罗则区分了遗传突变和环境突变,前者是由于我们的基因遗传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生的;后者则是由吸烟、暴露于紫外线辐射或化疗引起的。他说:“这些过程会增加或促进某些类型的突变。”经常失血也可以被列入其中,不过其结果要积极得多。

研究并未就此结束。韦尔加·恩卡沃的团队在实验室里给小鼠注射了这些人类造血干细胞,发现它们很擅长制造红细胞,这本身就是一个积极信号。血液系统因反复失血而承受的少量压力,在某种程度上训练它更有效地再生。这也可以作为女性失血研究的内容。韦尔加·恩卡沃说:“这是我们的下一步工作。眼下这项研究的结果很有希望,但现在是进一步展开研究的时候了。”(编译/刘丽菲)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