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企集中展示新款“巨型充电宝”
本报讯(记者 刘苏雅)4月10日至12日,第十三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在京举行,储能领域全产业链的近800家企业汇聚,多家在京企业携新技术、新产品参展,一批更安全的储能技术集中亮相。
北京海博思创公司研发的新一代液冷储能系统,单舱容量超过8兆瓦时。工作人员介绍,这款储能产品实现了高度集成,单体的电芯数量超过4000个,要保障每个电芯的绝对安全,考验着系统的电池管理能力。研发团队为电芯配置了膨胀检测和声波探测设备,一旦出现电池变形或电流声异常,就能及时发现预警。
在确保电芯工作安全方面,企业各出奇招。北京新源智储公司联合清华大学研发出一款不燃、不爆的“油”——无燃点高绝缘超分子浸没介质,将电芯“泡”在其中。一旦电芯工作时出现热失控,介质就能快速实现灭火阻燃。目前这套设备已通过相关检测,单台最多可存储422度电,可在工业或商业终端使用。同时,设备自身也拥有良好的热管理功能,单层52颗电芯的温差不会超过1.5摄氏度。
围绕锂电池的安全防护,不少企业推出了更安全高效的消防安全管理设备。此外,没有着火、爆炸风险的液流电池,单纯依靠机械能实现储能的飞轮储能等新技术,也已投入实际使用。
“飞轮储能在安全性上优于主流的化学电池,响应速度也更快,可以实现毫秒级的充放电响应。”北京泓慧能源工作人员表示,磁悬浮轴承在真空环境下高速旋转储存能量,这让设备损耗变得很小,粗略计算,单台设备可以使用超过20年。目前,该公司研发的1兆瓦飞轮储能系统已在多地实际使用,助力电网的一次调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