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复杂环境中生存,你要先学会“反脆弱”

2025-04-12ASPCMS社区 - fjmyhfvclm

️导语:复杂环境下,企业如何反脆弱?个人如何反脆弱?我们一起探讨。

本期音频由科大讯飞提供变声技术支持

最近,你可能也有这样的感受:世界充满了不确定性,你永远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

你不会想到,AI会给各行各业带来这么大的冲击;你也不会想到,“懂王”上台,会把这个世界搅得天翻地覆。

当世界变得越来越不可预测,我们很难用过去的认知应对当下面对的问题。

未来怎么办?或许不论企业或个人,都需要从朴素的生存技能中提升环境适应能力。

那么,我们今天就来聊一个重要的基本生存技能—— 反脆弱。

什么是反脆弱?

脆弱的反义词,有人说是坚强,但反脆弱更贴切。

反脆弱是《黑天鹅》作者塔勒布提出的。

他认为,万事万物都对外呈现三种状态: 脆弱态、强韧态、反脆弱态。

一个水晶球掉到地上很容易摔碎,那么它是脆弱的;

一个铁球掉到地上完好无损,它是强韧的;

但我们把一个雪球扔到地上,它反而会越滚越大,它就是反脆弱的。

按照这个概念归类:

对已知或有迹可循的事情,我们可以通过学习知识,让自己呈现强韧态;对未知事物,我们应该呈现反脆弱态,帮我们解决我们不了解的事物。

塔勒布在《黑天鹅》中有过这样的描述:

“ 我们一直认为波动性、随机性、不确定性是一桩坏事,于是想方设法要去消除它们,但这些想消除它们的举动,让我们更容易遭到黑天鹅的攻击。”

反脆弱,就是教你如何在风险、压力、波动性和不确定性中成长壮大,将外部环境转化为自身优势。

为什么越稳定越脆弱?

洛克菲勒曾说: “如果你眼前的盛况给你天堂般的感觉,那么接下来等待你的也许就是地狱。”

我们常常太高估自己的认知经验,太低估环境的变化。

趋利避害是动物的本能,人类是最聪明的动物,他们更愿意相信自己的智慧能够对抗环境,更习惯于躲避变化,也更愿意相信每一次吃到的巧克力都是甜蜜的。

展开全文

不管是企业,还是个人,经常喜欢构筑自己认为的“稳定”。

但是,那些看起来越是稳定的东西,越是脆弱。

塔勒布的经典著作《黑天鹅》里面有个故事,讲火鸡的幸福指数。

有一只火鸡,从出生就被主人养在农场里。

每天中午的时候,主人都会按时拿来食物,喂养火鸡。

10天,20天,100天过去了……火鸡每天都能按时得到食物,它觉得主人是这个世界上最爱它的人,幸福指数也是直线上升。

火鸡很喜欢这样的生活,并且认为这种幸福会永远延续下去。

然而,到了感恩节那天,主人拿着一把刀进来了。

火鸡被杀了,成了主人盘中的一道菜。

感恩节之于火鸡,就像黑天鹅之于企业,裁员之于职场人,是悬在头上的一把刀。当这把刀落下的时候,你以为的“稳定”,其实不堪一击。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大多数时候,我们归纳总结的知识,及我们对事物的判断,都停留在我们的认知范围内,比如,手机怎么可能离得开按键?照相机怎么离得开胶卷?……

事实上,都离得开。

历史学家尤瓦尔·赫拉利说:“21世纪没有稳定这回事,如果你想要稳定的身份、稳定的工作、稳定的价值观,那你就会被时代抛弃!”

唯一能够确定的是,这个世界是不确定的。

我们唯一能做的,是放弃追求稳定的想法,彻底拥抱不确定性。因为在未来,变化会比我们想象的来得更激荡、更频繁、更猛烈,学会与世界共振才是新的生存方式。

企业怎么样反脆弱?

企业的“反脆弱”,指的是在面对不确定性、混乱、压力等外部冲击时,企业不仅能够抵御这些冲击,还能从中受益并实现成长的能力。

那么,企业该如何提高自己的反脆弱能力呢?

《哈佛商业评论》曾依据塔勒布的思想提出,一家企业需要从意识、结构、机制和策略四个方面来构建自身的反脆弱特性。

1.意识

企业要有 一种乐观的意识,正视和拥抱变化与不确定性。这意味着企业不能再抱有传统的线性思维,认为未来是可预测和确定的。

相反,企业要深刻认识到变化是常态,不确定性是商业环境的固有特征。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在危机到来前尽可能充分地做好准备。

比如,华为在多年前就做出了极限生存的假设,花费巨大心血研发 “备胎”,以应对可能出现的技术封锁。

后来,当美国倾举国之力打压、封锁华为时,华为的 “备胎” 一夜转正,最终挽狂澜于既倒,确保了公司大部分产品的安全。

2.结构

企业机构臃肿、组织僵化、人浮于事,本身就存在巨大的风险,更遑论反脆弱。

组织内部的流动和淘汰机制是打破僵化的有效手段。

企业要建立能上能下,能左能右的人才流动机制,使员工能够在不同部门、不同岗位之间流动,激发员工的创造力和活力。

在外部,也要有招聘,引进新人,发挥“鲶鱼效应”,注入活水;

同时,也要建立科学的淘汰机制,淘汰那些不适应企业发展的人员和业务。

3.机制

一个具有反脆弱性的企业,允许 “冗余” 的存在。这里的 “冗余” 并非是指资源的浪费,而是PlanB, 打造属于自己的杠铃式配置。

例如,企业可以建立多供应商体系,避免过度依赖单一供应商,降低因供应商问题导致的供应链中断风险。

同时,企业还可以储备一定的资金、人才和技术,以备不时之需。在极端困境出现之前,通过增加冗余备份,可以提高企业的反脆弱性。

4.策略

鼓励试错,借助连续的、小范围的试错,发现潜在的机会与大收益。每次试错都是一次排除法,一步步排除行不通的方案,就可能逼近有效的方案。这可以避免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高昂的机会成本。

比如,做创业业务,你一定要有容错度,要允许失败。你不能因为惧怕失败,就永远不做创新了。

企业要反脆弱,核心就是修炼好内功,让自身的经营更加稳健。

个人怎么样反脆弱?

对个人而言,如果你正处在“风平浪静”的稳定中,那么此时你应该对外部环境保持警觉,可能你过去的认知、能力已经无法满足外部变化。

那么,个人怎么样反脆弱?给你3个建议:

第一个,要有“杠铃法则”。

什么是“杠铃法则”?就是 要把大部分资本和精力投入到低风险的事情中,小部分投入在高风险的事情中,放弃中间地带。

通俗一点讲,就是鸡蛋不放在一个篮子里。

比如你是一名上班族,那在踏踏实实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你也可以用业务时间,认认真真去经营一个爱好,去做那些低成本、高产出且需要长期坚持的事情,比如写公众号、做短视频达人等。

如果你一心投入工作,或做专职UP主,都是只配置了杠铃的一端,一旦外部环境发生变化,你就是极其脆弱的。

当你配置了杠铃的另一端,就可以在环境变化中,保证生存能力。

第二个,不断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于职场人而言,解决问题的能力才是真正的战斗力。

遇到问题,你不要躲,不要往后退,也不要说不行,而是要想办法去解决问题。

一个人的能力是怎么提高的?就是解决了看似解决不了的问题。

你有解决问题的能力,你就是公司里真正重要的人。

古典老师在《超级个体》中讲到, 一个优秀的人,在一个领域解决问题的能力经过转化可以迁移到另外的领域。

能力强的人,在任何领域都可以成功,在哪里都有饭吃,你也根本不害怕没工作。

第三个,成为终身学习的机器。

在“知识半衰期”的概念中认为,一个在某一领域很有学问或有丰富专业知识的人,如果不再学习,在一定时间后就会进入知识半衰期,慢慢就过时了。

就像很多人,虽然工作了10年,但只是把第1年的经验重复用了9年,这样的人,就会慢慢落伍,直至被淘汰。

“知识半衰期”正在日益缩短,由最早的100年逐渐缩短至3年,甚至是每一年、每一个季度都在进行迭代。

比如今天,你要做短视频,你还在用1年前的逻辑,大概率不会成功。

所以,你千万不能停止进步。而是要持续性学习,学习知识,学习技能,不断进化。

当你进步的速度,跟得上发展的速度,就不会有被淘汰的风险。

最后,引用马云在湖畔大学的演讲中的一段话作为结尾:“我不断提醒自己,要在阳光灿烂的日子修屋顶,不要等到下大雨去修屋顶。

在阳光灿烂的时候去修屋顶,真的到大风大雨的时候先躲一躲再说很重要。”

共勉。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