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少年逆袭发顶刊,武汉伢李展拿下雷军奖!

2025-04-07ASPCMS社区 - fjmyhfvclm

曾经沉迷网络游戏的少年

如今顶刊论文的作者

近一年内

他新获5项国家级顶尖学术竞赛最高奖

发表1项英文学术论文

一跃成为武大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目前

在集成电路设计方向影响因子最高的文章

……

他是李展

雷军奖学金获得者

用坚持与热爱打破“差生”标签

他的故事没有天赋异禀的传奇

却充满真实的热血

让我们跟随珞珞珈珈

认识武大博士生李展

️从游戏少年到顶刊作者

2018年,李展从武汉市第一中学毕业。高中阶段的李展就不是典型的“乖学生”,青春的躁动、激烈的情绪、无形的压力,青春期的叛逆在李展身上似乎都能找到些痕迹。班主任朱利川老师的包容和疏导,一度帮助他振作,并顺利考入武汉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展开全文

大学初期,因为本科的学业模式和陌生环境与预期有所出入,让他无所适从。大一大二那两年,他就像一只迷失方向的船。生活中的不如意与迟迟找不到目标点的焦虑推着他越发沉迷于游戏世界,那个时候,他常常无心学习,挂科使其绩点从三点七暴跌至一点几,保研希望渺茫。

但对李展来说,️低谷永远不是终点,而是蜕变的起点。父亲曾对他说:人生应当是螺旋上升的。李展从小在骨子里就有一股不服输的韧劲,他曾因中考失利与好朋友们渐行渐远,随后又凭着高中三年的努力与他们在武大重逢。面对大学新的人生低谷,️他️没有选择放弃,继续坚持️追寻童年的芯片梦️,他坚信打不到他的苦难,在未来都会是他的人生财富

当李展的生活陷入停滞时,他首先想到的是常胜老师,他课上幽默风趣、鞭辟入里的讲课方式让李展记忆犹新。李展主动找到他,坦诚自己生活中遇到的困境与其想做出改变的决心。这份真诚打动了常胜教授,破格收他进入️武汉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EDA实验室(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on Lab)。该实验室由常胜教授领衔,聚焦量子神经网络的设计与应用、人工智能芯片开发及新型电子器件设计自动化,是武汉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的集成电路领域的核心科研平台。

▲李展与常胜教授合影

从此,在常胜教授的帮助下,李展开启了“自我周旋”之路:白天补专业课,夜晚啃科研文献;学习Verilog、电路设计等实操技能;主动报名集创赛和大创项目,用竞赛倒逼成长。

作为课题组的“差学生”,李展发现身边的同学个个优秀,自卑感一度让他抬不起头。为了撕掉标签,他决定用科研成果证明自我,高质量完成毕业论文成了最好的契机。2022年新年伊始,他扎根实验室,几乎24小时投入于此。一张行军床,睡醒便是科研。三个月便完成14万字论文,查重率仅0.1%。这篇论文不仅成为他科研的基石,更让组员们对他刮目相看:那个挂过科的“差学生”,有点东西。

此后,他以论文为基础,耗时两年半优化数据、攻克电路模块设计难题,最终以第一作者身份在️中科院一区顶刊发表文章。努力从不说谎,时间会为坚持者正名。

▲第一篇文章投稿持续一年,期间经历四轮审稿

️从竞赛“小白”到获得国奖依托武汉大学在练中学,在学中练的实践传统,李展发现,️竞赛其实是最快的成长通道,对手会不断鞭策你努力。于是他积极参加各种比赛,也取得了许多优异成果。其中李展组建的“新芯之火”队在“中国光谷·华为杯”第七届中国研究生创“芯”大赛中荣获全国一等奖与企业一等奖。在比赛现场,面对突然出现的全新题型,虽然困难情况超乎预料,然而他们团队凭借着坚定的信念和扎实的科研基础,最终成功将Transformer大模型部署于边缘端硬件平台,并取得了优秀的性能,打败数百支研究生团队成功晋级。晋级名单深夜公布,而次日便要答辩。但李展团队成员相约买好零食,便踏上了前往实验室的路,用一整夜时间准备好了答辩ppt并进行多次预彩排。次日清晨,他们一举斩获奖项。

▲常胜老师、王豪老师指导参赛队员

▲“新芯之火”队伍上台参加总决赛路演

与此同时,李展几乎同时间准备集成电路创新竞赛、嵌入式芯片与系统设计竞赛等多项竞赛并完美兼顾。而这些荣誉背后,是他无数次“死磕”到天亮的坚持,没有什么“天赋异禀”,热爱与坚持才是“武林秘籍”。

▲图中右五为李展

️从单一到多元,探索无限可能

2024年李展继续跟随常胜教授攻读博士学位,但是读博从不仅是单行道或独木桥,读博期间,拓展发展路径尤为重要。李展的视野更是从实验室扩展到了产学研结合与社会服务——作为核心成员参与到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与国家级专精特精小巨人企业“聚芯微电子”合作的芯片开发项目,将学术成果落地;联合北大博士团队研究“AI边缘部署”,冲击算力瓶颈。

不止于此,此前李展因为考研的要求开始系统学习政治,发现其内部逻辑性与魅力,它使李展的视野由小我走向家国。在武大继续深造研究,当然不止于学术,李展也想用理科生的逻辑解读红色信仰。于是他报名选拔成为博士生宣讲团讲师,在学校、到基层宣讲“西迁精神”与“三牛精神”,力求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伟力,讲好中国故事,凝聚时代力量。

▲第八届武汉大学博士生宣讲团讲师聘书

️在生活与科研中,找到幸福的方程式尽管科研与学生工作任务繁多,但李展有一套独特的“平衡术”。一方面他重视感情生活的稳定,与文科生女友形成最佳拍档。她包容他不同寻常的生活作息;包揽三餐家务,让他无后顾之忧。李展则用理科思维影响女友,鼓励她进行交叉学科的探索。每晚工作结束,两人联机打一把《英雄联盟》极地大乱斗,这是专属于他们的浪漫。

另一方面,李展也会有一套自己独特的减压法,那就是游戏。黑神话悟空、艾尔登法环……有些游戏累计游玩时长甚至超过100小时。但与之前沉迷于此的他不同,现在他只把游戏当成生活的“润滑剂”。️热爱与沉迷的区别,在于能否掌控边界。成功从不是苦行僧式的牺牲,而是与生活温柔共生。

▲李展及其女友周贝合影

现在,对于未来究竟会走那一条路,李展还没有确切想好。但是这并不妨碍他进行探索,在一切看似尘埃落定之前,当然可以边走边看。对于李展来说,深入了解与积极探索每一条路,才能成功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那一条。

从游戏少年到顶刊作者

从竞赛“小白”到全国冠军

李展的逆袭没有捷径

️“遇见的皆为礼物”

——无论是低谷时的自我怀疑

还是科研中的死磕时刻

亦或是领奖台上的高光瞬间

他都坦然接纳

如今的他

虽然已经获得了许多荣誉

但他依旧是他自己

依然每天工作到凌晨

依然会在洗澡时突发灵感

依然觉得“和顶尖同行比

我还有差距,我还要认真追赶”

这就是李展

️永远在证明自己的路上

️永远相信下一个舞台会更精彩

️人生没有不可能,除非你从未开始

(来源:武汉大学)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