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买且珍惜吧!央视点名苹果,iPhone顶配机型或涨到1.7万!
全球手机市场,除了苹果、三星,其余主流品牌都来自中国。为能在竞争激烈的手机市场站稳脚跟,许多厂商开始采用机海战术,母公司主打高端市场,子公司主打性价比。苹果不得不跟随中企脚步,走性价比路线,所以iPhone15、iPhone16系列的发售即破发,10天之后第三方平台就开始打折促销,标准版的价格比安卓旗舰机还便宜。
作为铁公鸡,苹果哪里能让自己吃亏,所以为降低成本,提高利润,这些年一直在推动供应链向劳动力廉价的印度、越南、马来西亚、泰国等市场转移。
然而苹果的转移,一只脚踢到了“铁板”,一只脚踩进了“深坑”!
苹果南下之路异常艰难,员工效率低下、培训成本高,时不时还来一场罢工活动,零部件厂良品率还迟迟上不来。越南市场稍微好一点,但基础设施薄弱,尤其是夏天常因电力不足影响生产。面对这些问题,库克及供应链厂商还是咬牙挺了过来!
如今苹果iPhone印度的产能已经来到了20%左右,越南产的AirPods占比已经超过了一半,同时承担了20%的ipad、90%的Apple watch生产工作,少量的iPhone生产工作,按照原计划,未来两年这一比例还会持续增加。然而苹果的计划,却被特朗普一脚踹了个稀巴烂!
展开全文因为懂的都懂的原因,美将对越南加征46%的关税,对印度加征26%的关税,对马来西亚生产的mac电脑加征24%的关税,对泰国生产的部分mac加征36%的关税。
苹果多年来打造的“多元化供应链”反而适得其反,彻底沦为特朗普的“关税靶场”!
苹果怎么办?将供应链转移回中国?因为技术来自美国,不可避免的要被加征关税。供应链转回美国?中国iPhone价格会飙升。
这不,央视也点名苹果公司“价格会因关税政策价格飙升”!Pro max的顶配机型,价格可能会涨到1.7万元左右。
有人认为,苹果可能会将成本转移到供应链,通过多元化、订单量大的优势,从供应链厂商挤压利润,但这极有可能导致iPhone品控出现问题、创新陷入停滞;也可能与供应商合作,推出5年免息等策略,延长用户支付时间以缓解支付痛感。
但有人则反对,认为苹果能将供应链向劳动力廉价的国家转移,一定不会自己吃亏,最终会转移到消费者头上,价格飙升在所难免,所以且买且珍惜吧!
如果真是这样,这就会与国内市场形成明显对比,因为中国消费者正在享受国家补贴红利,比如小米的15Pro,在第三方补贴后和国补的叠加之下,4000出头就能入手,标准版更便宜货,只有3000多。而零部件高度国产化的华为,即便进口芯片价格再涨,也影响不到华为手机的定价。
更有意思的是,如果按照“原产地取决于核心技术和价值的来源,而不是生产、组装地”的标准,未来的国内市场,很可能会出现一个两个极端,苹果当年摘掉的“肾机”标签,要被自己人贴上了,高端市场的华为,很可能会成为“性价比”的代名词。
如果iPhone价格飙升到1.7万,华为高端折叠屏Pura X价格8000,你会怎么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