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河灌区:数字化管理提升灌溉效能
(来源:山西水利)
4月3日,山西汾河灌溉管理有限公司调度中心,智慧水务中心副主任段树强正紧盯大屏,查看灌区远程测控一体化闸门实时回传的数据。
山西汾河灌溉管理有限公司调度中心。
山西汾河灌溉管理有限公司调度中心大屏上看到的灌区渠道实时监测画面。
“通过对3条支渠34.8千米渠道沿线,及二坝东、西干渠、三坝西总干渠等关键大闸的安防视频监控覆盖,已实现现场画面实时监测,调度中心、分中心、分控中心可以随时观测渠道及闸门运行状态。”段树强说,通过信息化项目建设,调度中心能够接收灌区的所有监测、监控等多元数据,并以可视化图表形式进行展示,为综合分析与调度指挥决策提供依据,满足工程安全管理需求,同时也极大地降低了供水期间人工巡察强度。
山西汾河灌溉管理有限公司调度中心能够接收灌区所有监测、监控等多元数据。
作为山西最大自流灌区,汾河灌区肩负着太原、晋中、吕梁3市7县市49个乡镇103.97万亩农田的灌溉重任。近年来,该灌区大力推进智慧灌区建设,对灌溉设施进行升级改造,让灌溉变得更加科学高效,为粮食增产增收提供有力支撑。
“3月下旬灌区土壤墒情差,及时浇水,庄稼才能种上。”山西汾河灌溉管理有限公司运营管理部工作人员郭涛告诉记者,根据历年气象资料,春季3—5月份为汾河灌区风季,风多风大,气候干燥。随着气温升高,土壤水分蒸发量将显著增大,导致土壤失墒加速。未冬浇的地块如不及时灌溉补水,土壤含水率会持续降低,影响大秋作物播种。
汾河灌区8个墒情监测点2月25日的观测数据显示,0—20厘米土壤含水率10.4%—37.6%,0—60厘米土壤含水率11.8%—30.2%。到了3月21日,对应的数据为:0—20厘米土壤含水率12.5%—27.3%,0—60厘米土壤含水率13.6%—26.2%。
“数据说明,通过近一个月的春浇,受益区土壤墒情明显好转。”郭涛说,目前春浇工作已取得一定成效,地下水埋深逐渐回升,但未灌溉地块土壤墒情处于轻旱状态,墒情不足地块要及时进行灌溉,改善土壤墒情,为春耕春种提供充足水分保障。
据了解,汾河灌区今年的春浇工作从2月13日开始,预计持续到4月底结束。计划引水6300万立方米,灌溉面积42万亩。截至4月1日,已引水6210万立方米,灌溉面积41.4万亩,突破灌溉计划已是必然。
记者:高桦
|来源:山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