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门锁,能否“锁”住安全
本报记者 盛锐
杨云寒 文/摄
不带钥匙,刷指纹或人脸就能轻松开门,智能门锁已成为不少人家的标配。
但读者杨女士最近遇到的事却让她担心起了智能门锁的安全问题——她在杭州租了办公场地,用的是之前租客留下的智能门锁。由于前租客没有告知密码,房东只好请来开锁师傅。“师傅到场后不到1分钟就打开了锁,并告诉我这种锁很容易开。”
社交媒体上,智能门锁的安全性也是热门话题之一。
4月1日起《网络安全技术 智能门锁网络安全技术规范》国家标准正式实施。
现在市场上的智能门锁符合国标吗?3000元的锁会不会比500元的更安全?昨天,记者带着疑问展开了走访调查。
售价799至4399元不等
差异主要在功能多少
杭州秋涛北路某家居店,集中展示了一批智能门锁,涵盖德施曼、凯迪仕、萤石、360、小凯等品牌,价格从799元至4399元不等。
其中,一款标价799元的智能门锁为半自动门锁,仅有密码开锁、物理开锁以及指纹开锁功能。另一款3799元的门锁,则有掌纹识别、人脸识别、NFC开锁、手机解锁、密码开锁等方式。
“我们现在采用的都是3D人脸识别技术,更安全。”店铺导购介绍,所有门锁采用C级锁芯,安全性有保证,价格差异主要体现在功能配置上,一般来说功能越多价格越贵。“不同功能适合不同人群需求,比如掌纹识别就适合指纹识别率低或者不清晰的用户。”
市面上主流产品,供电采用的是多节电池或者大容量锂电池。“使用频率不同,周期也不同。”导购表示,电量过低时会提醒充电或更换电池。
部分门锁标注了提供保险服务。导购解释,如果门锁被非主观破坏或因此导致被盗,将赔付户主相应损失。但记者追问“包不包含户内损失”,导购没有回答。
在部分智能门锁专卖店,人工智能技术成为主要卖点。在新时代家居生活广场某品牌安全门智能锁专卖店,展示了一款最新上市的产品,卖点是可以通过遥感开锁,户主站在离门0.5米至8米的距离之内,就可以利用AI技术自动扫描识别将门打开。“依托AI技术,人脸识别率更高,也更快。”店员强调,产品的算法精度很高,完全不用担心误识别问题。
“我们是上市公司,要是产品有安全问题,也不敢卖的。”店员这样说。
根据大多数店内宣传信息,智能门锁都符合新国标。
不过,几位店员都提到,智能门锁也是电子产品,也会存在故障的可能性,比较常见的是按键失灵,偶尔也会有识别不了。“所以,智能门锁一般都会配一把物理开锁的备用钥匙,以防万一。”
开智能门锁难度不大
锁匠建议重点关注锁芯
记者发现,二手交易平台上智能门锁价格低了不少。在某平台,各种品牌智能门锁售价100元到300元之间,宣传的功能和线下几乎一致。
不过,在某二手平台的线下店,记者并没有看到二手门锁。店员表示,开业半年还没有接过类似订单。“就我个人而言,不太愿意买二手门锁,担心解绑不彻底,不安全。”
“我买过二手门锁。”读者麦女士说,开始她买的也是新锁。“记得花了1500元左右,住了不到半年就搬家了。”当时心疼门锁,特意拆了下来,但是新家的门不适配,最后送给了亲戚。
后来,麦女士从熟悉的锁匠那里购买了二手智能门锁。“花了大约300元,很划算,使用起来和新锁没什么差别。”
通过麦女士,记者也联系上了锁匠顾师傅。
顾师傅介绍,二手智能门锁多来自厂家直购,不少是以旧换新置换下来的。“成本价300元左右,品质和安全性能都差不多。”在顾师傅看来,市面上品牌溢价现象挺严重。
顾师傅从事开锁超30年。随着智能门锁越来越多,来找他开智能锁的也多起来了。“每周会遇到三四个,大多是没电了或忘记密码又没带物理钥匙。”
他说,智能门锁的原理都差不多,核心就是锁体部分,其他都是附加功能。“在我们看来都是C级门锁,只要是物理锁,都有办法开。我一般几分钟就能打开。”
顾师傅特别提醒说,市场上确实存在质量较差的产品,“比如锁芯过薄的,很容易被暴力破解。大家买锁的时候可以重点看一下这个,更安心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