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慢性病即时检测(POCT)产业数据报告
慢性病即时检测(Point-of-Care Testing, POCT)指的是在医疗机构的非实验室环境中,或是患者家中,甚至是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远离中心实验室的地方,使用便携式、易于操作的检测设备对慢性病相关的生物标志物进行快速、现场检测的技术。这类检测通常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几分钟到几十分钟)给出初步结果,以便医生及时作出诊疗决策,或者帮助患者进行疾病自我管理。慢性病POCT的应用涵盖了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肾病等多种常见慢性疾病的筛查、监测和管理,为医疗服务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性和时效性。
️慢性病即时检测(POCT)全球市场总体规模
根据QYResearch最新调研报告显示,预计2029年全球慢性病即时检测(POCT)市场规模将达1136百万美元,未来几年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6.83%。
如上图表/数据,摘自QYResearch最新报告“全球慢性病即时检测(POCT)市场研究报告2023-2029.
️全球慢性病即时检测(POCT)市场前10强生产商排名及市场占有率(基于2023年调研数据;目前最新数据以本公司最新调研数据为准)
如上图表/数据,摘自QYResearch报告“全球慢性病即时检测(POCT)市场研究报告2023-2029
全球范围内,慢性病即时检测(POCT)主要生产商包括Abbott,BioMerieux,Siemens Healthineers,Roche,Danaher,三诺生物,安旭生物,Bio-Rad Laboratories,万孚生物,明德生物等,其中前五大厂商占有大约38.65%的市场份额。
️慢性病即时检测(POCT),全球市场规模,按应用细分,医院是最大的下游市场,占有65.38%份额。
如上图表/数据,摘自QYResearch最新报告“全球慢性病即时检测(POCT)市场研究报告2023-2029.
就产品类型而言,目前医院是最主要的需求来源,占据大约65.38%的份额。
️主要驱动因素:
1.技术进步与创新:便携式检测设备和试剂盒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POCT检测准确度和灵敏度不断提高,操作简便快捷,为慢性病的现场检测提供了可能。
2. 需求增长: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和生活方式改变,慢性病患者基数不断扩大,对早期诊断和日常监测的需求显著增加,推动了POCT在慢性病管理中的广泛应用。
3. 医疗资源分配不均:尤其是在偏远地区和基层医疗机构,由于实验室检测资源有限,POCT技术能够弥补这一缺口,实现基层医疗水平的提升和疾病防控关口前移。
4. 政策支持与医保覆盖:政府对公共卫生投入的增加,以及将部分慢性病POCT项目纳入医保报销范围,极大激励了POCT在慢性病管理中的推广和使用。
5. 患者自我管理需求:随着健康观念的转变,患者对于疾病自我管理的重视程度提高,家用POCT设备可以方便患者在家自行监测血糖、血压等指标,满足了个体化健康管理的需求。
️主要阻碍因素:
1.技术局限性:尽管POCT技术有了显著进步,但某些复杂生化指标的检测精度和稳定性仍不如实验室大型仪器,可能导致误诊或漏诊。
2. 高昂成本:部分POCT设备和试剂盒的生产成本较高,导致售价不菲,加上检测频率的增加,可能会加重患者的经济负担。
3. 质量监管与标准化问题:由于POCT设备分散在各医疗点和家庭,如何保证检测结果的一致性和准确性,以及建立统一的质量控制体系,是当前面临的一大挑战。
4. 医患教育与认知不足:医生和患者对POCT的使用方法、结果解读及与临床决策结合的理解程度参差不齐,可能影响POCT的广泛应用。
5. 数据互联互通与隐私保护:POCT产生的大量检测数据如何有效地整合至电子病历系统,以及在数据传输和分享过程中如何确保个人隐私安全,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