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娃们化身“小神农”,“艾”上传统味
潮新闻客户端 通讯员 沈小丹 王洁
又是一年春草绿,又是一年清明时。一场充满童趣与文化底蕴的清明探索之旅在杭州市钱塘区河庄幼儿园悄然展开。河幼萌娃们化身“小神农”,在老师们的带领下开启了“艾草的奇妙之旅”,用五感体验解锁清明时节的自然密码。
活动现场
活动现场
活动现场
活动现场
活动现场
活动现场
孩子们走进壮壮农场种植地,蹲在嫩绿的艾草丛中,用指尖感受绒绒的叶片,用鼻尖捕捉清新的气息。老师们生动讲解艾草的生长习性与文化寓意,让孩子们了解到这株平凡植物如何从田间地头走进千家万户的餐桌。
随着石臼“咚咚”作响,一场“舌尖上的清明”之旅正式开启,清香四溢的艾草泥与糯米粉完美交融。小厨师们系上围裙,有模有样地制作艾草蛋、艾饺、艾饼和青团。“我包的青团像小月亮!”孩子们举着自己的作品,眼睛笑成了月牙。食育工坊里飘出的阵阵艾香,将古老的清明饮食文化化作可触碰的味觉记忆。
除了品尝美食,小朋友们还开启了一场创意满满的艺术之旅——艾草敲染。孩子们将艾草叶片平铺在素布上,用鹅卵石轻轻敲打。随着清脆的敲击声,深浅不一的绿色渐渐晕染开来,变成了一幅幅独特的植物敲染画。“我的画上有春天的小草和蝴蝶!”孩子们举着作品兴奋地展示,传统技艺与童真创意碰撞出奇妙的火花。
此次沉浸式活动,将传统文化教育融入自然体验与生活实践。孩子们不仅认识了清明时节的“绿色符号”,更在亲手制作中感知民俗文化的温度。这些带着青草香的童年记忆,终将在孩子们心中长成文化的根系。当清明的细雨滋润大地,河幼萌娃们埋下的文化种子,正悄然积蓄着破土而出的力量。
河庄幼儿园 供图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