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补缺陷角度论药品研发项目管理”之热点分享 第三期
聚焦"发补缺陷角度论药品研发项目管理"系列交流会再度启幕!针对参会者提出的专业疑问,我们的专家团队将逐一进行深度解析与互动答疑,诚邀业界同仁持续关注并参与后续研讨交流。
️问题一:
我司原料药的起始物料中含有仲胺的结构,但原料药合成过程中没有使用含有亚硝酸盐的试剂,那么在原料药中还需要对亚硝胺类杂质进行研究吗?
️现场回复:
亚硝胺类杂质是近几年备受关注的基因毒性杂质,亚硝酸盐的来源不仅包括试剂,还包括合成过程中使用的催化剂及溶剂等。如合成中使用的工艺用水有可能会含有亚硝酸盐,因此考虑到起始物料中含有仲胺结构,风险较高,在原料药中还是要对亚硝胺类杂质进行研究的。
️问题二:
我司原料药的项目赶进度,评估工艺问题放大风险较小,可不可以3批小试之后,直接进行工艺验证?
️现场回复:
法规或指南上未明确要求此步骤;通常开发过程中需要进行中试放大,理由如下:确认放大效应,为工艺验证做准备;工艺验证批样品应使用验证过的方法进行检测,而方法学验证需使用放大批次样品进行,更具代表性。
️问题三:
申报资料封皮怎么做?不做封皮怎么进行签章?
️现场回复:
现在电子申报不用单独制作封皮。签章时可以在首页签章并加盖骑缝签章即可。
️问题四:
展开全文滴眼剂品种原料药的微生物限度标准拟定,是否可以不把控制菌定入标准?
️现场回复:
是否定入标准,视具体情况而定,若属于仿制药,原料药标准已拟定,不包含控制菌,由于不涉及注册复核检验,因此如根据具体项目情况CDE认为需要进行控制,可在后续发补实验中进行补充即可,不影响项目的总体申报进度。
若为创新药或生物类似药,需根据具体的品种情况,平衡患者的风险收益比。
️问题五:
聚丙烯安瓿是否可以使用色水法进行密封性检测?
️现场回复:
不可以。所有半渗透性材质包装的品种均不可使用色水法进行密封性检测,一般建议高压放电法或真空衰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