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unterpoint数据曝光:中国二手机市场占比达20%

2025-03-25ASPCMS社区 - fjmyhfvclm

数码博主@智能芯片案内人爆料称,市场研究机构Counterpoint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二手机市场已占智能手机总销量的20%,较2023年提升约3个百分点。这一增长背后,苹果以56%的份额主导官方翻新机市场,成为最大赢家。二手机市场的繁荣,既折射出消费者对高性价比的需求,也对新机销售格局形成冲击。

二手机市场格局:苹果“统治”与国产厂商缺位

根据Counterpoint报告,2024年全球翻新智能手机销量同比增长5%,其中苹果贡献了56%的份额,较2023年提升5个百分点。中国市场虽未单独披露数据,但其趋势与全球一致:iPhone 11、12等老机型因新机供应短缺(如iPhone 13/14系列库存紧张)成为二手市场主力,翻新机平均售价同比下降11%至394美元,加速下沉至中端消费群体。

相比之下,国产厂商在翻新机市场存在感薄弱。华为、小米等品牌虽在新机高端化上取得突破(华为高端市场份额达29%,小米同比增长50%),但其官方翻新体系尚未成熟,二手流通以第三方平台为主,缺乏品牌背书与品控保障,难以形成规模效应。

新机销售承压:高端市场分化与消费惯性转移

二手机市场的扩张,直接冲击了新机销售结构:

1. 苹果新机份额下滑:2024年苹果在中国高端市场(600美元以上)份额降至54%,为近7年最低,部分用户转向性价比更高的翻新iPhone,导致新机增长乏力。

2. 国产厂商“增量不增利”:尽管华为、小米等品牌通过自研芯片(如麒麟5G)与影像创新拉动销量(华为同比增长36%,小米增长10%),但二手机分流中低端用户,加剧了“以价换量”压力。小米手机业务毛利率已从14.6%降至12.6%,利润贡献率仅10%。

3. 消费者决策逻辑变化:Counterpoint指出,手机耐用性提升(如IP68防水普及)与维修成本上升,促使更多用户选择“现状机”(30天内退货或较新二手机),而非购买新机。

苹果的“双刃剑”策略:供应链调控与生态捆绑

苹果对二手机市场的掌控,与其供应链策略深度绑定:

• 主动调控新机供应:2024年iPhone 15系列产能向Pro机型倾斜,标准版供货紧张,变相推动用户购买翻新老款机型;

• 以旧换新闭环:通过官方回收计划吸纳二手设备,经检测翻新后以“官翻机”形式销售,搭配Apple Care+延保服务,强化用户粘性;

• iOS生态壁垒:系统更新支持周期长达6年(如iPhone XR仍可升级至iOS 18),延长二手机使用寿命,维持残值率。

这一策略虽稳固了苹果的利润基本盘(2024年翻新机贡献约30%服务业务收入),却也导致其在新机创新上趋于保守,被诟病“挤牙膏”。

国产厂商破局:高端突围与生态补课

面对二手机冲击,国产厂商正从两条路径寻求突破:

1. 高端技术差异化:华为凭借麒麟芯片回归,在折叠屏市场占据主导(Mate X5占中国折叠屏销量28.1%);小米则押注汽车生态协同,通过SU7订单反哺手机高端化认知。

2. 构建二手流通体系:vivo已试点官方认证二手机服务,提供一年质保;荣耀计划推出Magic Vs系列翻新机,主打轻薄设计卖点。但这些举措尚处初期,需解决定价权、渠道整合等难题。

未来趋势:合规化与环保叙事

2025年,二手机市场将呈现两大趋势:

• 合规化监管加强:中国或将出台二手机质检标准,要求平台公开设备维修记录,打击改装机、扩容机乱象;

• 环保叙事升级:苹果计划为翻新机引入“碳中和”认证,华为、小米则探索以旧换新积分兑换生态产品,将二手交易转化为品牌ESG形象资产。

二手机市场的繁荣,既是消费理性的胜利,也是行业存量竞争深化的缩影。苹果凭借生态与供应链优势,暂居领跑地位;国产厂商则需在高端创新与二手体系构建上双线发力,方能避免“增量被蚕食、利润被稀释”的困局。更多数据细节,请以Counterpoint及品牌官方披露为准。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