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35年人形机器人发展趋势报告
2025-2035年人形机器人发展趋势报告(英文版)
报告共计:53页
《2025 - 2035年人形机器人发展趋势报告》探讨了人形机器人在未来十年的发展趋势、影响及应用。报告认为,人形机器人将对社会和经济产生深远影响,引发劳动力市场变革,推动经济增长。
1. 发展现状与前景:当前人形机器人市场呈指数级增长态势,成本快速下降。从市场规模来看,各机构预测差异较大,高盛预计到2035年全球市场可达380亿美元 ,而ARK Invest的预测则高达24万亿美元。在数量上,虽金融机构预测相对保守,但行业领袖们普遍持乐观态度,如马斯克、阿德科克等人认为到2040年全球人形机器人数量将达数十亿之多。
2. 驱动因素:技术融合是人形机器人发展的核心动力,多模态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进步,极大地提升了机器人的适应性与决策能力;硬件方面,执行器、传感器等的发展,以及电池技术的不断突破,如电池能量密度每两年提升约20% ,都为人形机器人的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同时,全球劳动力短缺问题日益严峻,尤其是在老年护理、制造业等领域,这促使各国对人形机器人的需求不断增加。此外,生产规模的扩大和技术创新促使机器人成本大幅下降,特斯拉等企业致力于降低成本,使得人形机器人在经济上更具可行性。
3. 主要参与者:众多企业积极投身人形机器人领域,竞争激烈。特斯拉的Optimus具备先进的功能和广泛的应用设想;Figure AI的Figure 02在技术和商业合作上成果显著;Agility Robotics的Digit专注于仓储物流场景;Boston Dynamics的Atlas代表着技术的前沿水平;Unitree的H1和G1以出色的性价比脱颖而出。还有许多新兴企业也在不断创新,推动行业发展。
4. 社会影响:人形机器人的广泛应用将深刻改变社会。一方面,它能够承担重复性、危险性工作,解放人类劳动力,让人们从事更具创造性和满足感的工作,推动社会向“富足时代”迈进,降低商品和服务成本。另一方面,其快速发展可能导致就业结构调整,引发社会变革,需要合理应对以实现平稳过渡。
总体而言,人形机器人发展前景广阔,将深刻改变人类生活和社会经济结构,在带来诸多机遇的同时,也需妥善应对相关挑战。
以下为报告节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