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MIJIA智能音频眼镜2正式发布:纤薄设计+全能交互

2025-03-25ASPCMS社区 - fjmyhfvclm

设计突破:行业最薄镜腿+可拆卸镜框

MIJIA智能音频眼镜2的核心亮点在于“隐形化”设计:

• 5mm超细镜腿:镜腿最细处较前代减少26%,最宽处收窄30%,重量仅27.6克(深空钛款),佩戴时无明显负重感;

• 琴钢超弹铰链:历经12个月研发,通过15000次弯折测试,确保耐用性,同时支持单手更换镜框(第二代快拆技术);

• 5款框型适配:涵盖金属飞行员款、混合眉架款等原创设计,适配不同脸型与场景需求。

这一设计显著区别于市面主流的厚重智能眼镜,甚至接近传统光学眼镜的佩戴体验,为“全天候佩戴”提供了可能。

音频性能:开放声场+隐私模式

尽管主打轻薄,其音频功能并未妥协:

• 声学架构升级:优化开放声场设计,响度提升20%,低频下潜更深,支持通话智能降噪(4.5m/s风速下抗风噪);

• 隐私模式创新:通过逆声场与防漏膜技术,结合米家眼镜App一键开关,漏音量减少60%,避免公共场景尴尬;

此外,该产品内置非同轴钢壳电池,可连续播放音乐12小时,支持磁吸快充(10分钟充电续航4小时)。

智能交互:小爱同学+生态联动

作为小米AIoT生态的新入口,MIJIA智能音频眼镜2强化了以下交互能力:

• 语音唤醒小爱同学:支持语音控制智能家居、查询天气、导航等操作,解放双手;

• 双设备连接:无缝切换手机、平板等多终端,支持通知播报与来电提醒;

• IP54防尘防水:应对运动出汗与小雨天气,拓展使用场景。

值得注意的是,其交互逻辑仍以音频为核心,未搭载AR显示或视觉AI功能,与市场期待的“AI眼镜”存在本质差异。

市场定位:千元档“实用主义”突围

小米此次新品定价策略延续“极致性价比”路线:

• 瞄准泛人群需求:以“耳机替代品+轻量化智能终端”定位,覆盖通勤、运动、办公场景,降低智能眼镜尝鲜门槛。

行业分析认为,在AR光学模组成本高企的背景下,小米选择以“音频+轻交互”切入,是抢占用户心智的过渡性策略,为后续AI眼镜铺路。

产业链布局:蜂巢科技+线下渠道

MIJIA智能音频眼镜2的发布,背后是小米智能生态的深度整合:

• 蜂巢科技合作:作为小米生态链企业,蜂巢负责硬件研发与供应链管理,已与宝岛眼镜、博士眼镜等400余家连锁店达成渠道合作,提供专业验配服务;

• 产业链联动:商络电子供应被动器件、弘信电子提供FPC软板,快克智能提供贴合检测设备,形成完整制造闭环。

这一布局不仅降低生产成本,还通过线下渠道优化用户体验,解决智能眼镜“适配难”痛点。

行业影响:搅动“百镜大战”格局

新品发布当日,AI眼镜板块多股涨停,反映资本市场对小米入局的期待。尽管此次产品非AI眼镜,但其技术积累与市场策略仍具启示性:

• 技术路线:以成熟音频技术+轻量化设计打开市场,规避AR光学研发风险;

• 价格锚定:千元档位填补空白,倒逼竞品降价或加速创新。

IDC预测,2025年全球AI眼镜出货量将达1280万副,中国市场规模同比增长107%。小米若能在音频赛道建立优势,或为后续AI眼镜奠定用户基础。

MIJIA智能音频眼镜2的发布,既是小米对智能穿戴市场的一次精准卡位,也折射出行业从“技术炫技”向“实用主义”转型的趋势。其能否在“百镜大战”中突围,取决于用户体验与生态协同的真实表现。更多产品细节,请以小米官方信息为准。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