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人(1710期)YF-75氢氧发动机创造中国航天新纪录;首次极地轨道载人飞瞄准愚人节发射;星链在意大利遇阻,谈判陷入停滞
没有目的,就做不成任何事情。目的渺小,就做不成任何大事。
️——狄德罗
️#
️YF-75氢氧发动机创造中国航天新纪录
️第400台试验成功!
YF-75发动机的研制试验历程中,完成第一个百台试验任务用了18年6个月,第二个百台用了7年5个月,第三个百台用了5年4个月,第四个百台仅用了4年2个月,试验速度不断刷新,创造了我国氢氧发动机中单一型号生产台数、发射次数、服役时间的最新纪录。
面对高密度发射任务的挑战,北京11所YF-75发动机团队以“任务需求”为导向,打破传统分工模式,组建多专业联合攻关小组,倒排工期,实现设计、测试、数据分析等环节无缝衔接。通过动态调配资源、优化流程、并行推进关键节点,优化团队协作,确保每个环节精准可控。在高频次试验中,构建了“试验-分析-改进”的闭环验证体系,利用试验数据管理系统实时追踪关键参数,结合专家会诊机制快速定位潜在风险点。通过试车数据的深度挖掘,不断更新技术状态变化,可靠性进一步提升,达到氢氧发动机领域的领先水平。101所持续推进先进试验单元的建设,开展上面级氢氧发动机试验流程再造,试验流程进一步优化,向并行工作模式转型升级,将发动机交接验收、传感器面板安装测试、喷管安装等一系列准备工序转移至发动机集成测试中心内完成,现已形成柔性化、全流程、脉动线式的作业模式。
️#
️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圆满完成第三次出舱活动
️蔡旭哲已完成5次出舱活动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北京时间2025年3月21日20时50分,经过约7小时的出舱活动,神舟十九号乘组航天员蔡旭哲、宋令东、王浩泽密切协同,在空间站机械臂和地面科研人员的配合支持下,完成了空间站空间碎片防护装置及舱外辅助设施安装、舱外设备设施巡检等任务。
出舱航天员蔡旭哲、宋令东已安全返回问天实验舱,出舱活动取得圆满成功。航天员蔡旭哲已完成5次出舱活动,成为目前在舱外执行任务次数最多的中国航天员。
️#
️未来两年,我国将发射多颗风云气象卫星
️高低互联 监测互补
2025年3月23日是世界气象日,主题为“携手缩小早期预警差距”。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宣布,未来两年我国将发射多颗风云气象卫星,进一步提升气象监测和灾害预警能力。
风云气象卫星是我国气象卫星领域的中流砥柱,已构建起高低轨联合观测体系。静止轨道的风云二号和风云四号卫星驻守地球赤道上空36000公里,能够实时监测气象变化,追踪台风路径、强对流云团等。低轨的风云三号卫星则具有全球、三维、定量观测的特点,可实现中长期天气预报。2023年发射的风云三号G星更是标志着我国成为全球唯一同时运行晨昏、上午、下午和倾斜四条近地轨道民用气象卫星的国家。
风云气象卫星在防灾减灾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2024年,风云四号B星实时追踪蒙古高原沙尘天气,风云三号D星锁定葡萄牙森林大火火点,为当地应急部门提供数据支持。目前,风云气象卫星已为全球130余个国家提供服务,成为全球对地观测网中的主力军。
我国正在建设完善第二代风云气象卫星,并开展新一代风云气象卫星攻关论证,预计2035年实现第三代风云气象卫星观测体系建设,进一步缩小早期预警差距,为全球气象安全贡献力量。
️#
️千寻位置新一轮融资数亿元
️落地株洲、无锡
千寻位置网络有限公司近期完成了新一轮数亿元融资,并在株洲和无锡落地全资子公司。据株洲产投集团消息,株洲市北斗时空产业基金完成了对千寻位置的股权投资。此次融资的部分份额已交割完成。北斗时空基金总目标规模15亿元,首期规模12亿元,旨在推动株洲市北斗产业培育,重点投资“北斗+”“+北斗”、商业航天和低空经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
千寻位置将在株洲与当地政府展开全方位战略合作,共建北斗之城,打造全域全场景北斗应用示范标杆,推动株洲北斗产业集聚。此外,千寻位置已在株洲和无锡分别成立了全资子公司,注册资本均为5000万元,业务涵盖卫星导航服务、网络与信息安全软件开发、导航终端制造、智能无人飞行器制造等多个领域。此次融资和布局,将助力千寻位置进一步拓展业务,提升其在北斗产业及相关领域的影响力。
️#
️「无限宇航」完成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
️核心团队来自航天科技集团
北京无限宇航科技有限公司完成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由九合创投领投,英诺天使基金跟投。资金将用于太空巴士产品研发,加速在轨服务商业化。无限宇航核心团队来自航天科技集团,平均从业15年,曾承担国家重点任务并获奖。其太空巴士飞行器可提供200km至36000km轨道高度的空间运输服务,具备星座智慧部署能力,部署费用较传统模式降低约66%,入轨时间缩短85%。未来还将拓展在轨延寿、离轨再入等服务,覆盖地球静止轨道、月球和火星等目的地。投资方认为,无限宇航有望在卫星部署和空间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占据战略制高点,推动太空经济生态闭环。
️#
️首次极地轨道载人飞瞄准愚人节发射
️将在425-450公里高的90°倾角轨道上飞行3到5天
SpaceX的前进2任务(Fram2)计划于美东夏令时2025年3月31日23:20(北京时间4月1日11:20)发射,这将是人类首次极地轨道载人飞行。任务将使用“六手”猎鹰9号助推器,搭载4名非职业宇航员,包括任务指令长王春、飞船指挥官扬妮克·米克尔森、任务飞行员拉贝亚·罗格和任务专家埃里克·菲利普斯。他们将在425-450公里高的90°倾角轨道上飞行3到5天,研究极地空间环境,捕捉极光和空间天气现象,并进行首次太空X射线成像。任务结束后,载人龙飞船将在太平洋溅落,由SpaceX回收船打捞。此次任务不仅填补航天史空白,也展示了私人航天的潜力,体现了SpaceX火箭复用技术的成熟。
️#
️SpaceX“星链”项目在意大利遇阻
️马斯克言论或成关键因素
据路透社22日报道,意大利国防部长圭多·克罗塞托证实,意大利政府与马斯克旗下的SpaceX公司围绕“星链”项目的潜在合同谈判陷入停滞。此前,意大利考虑与SpaceX达成一项为期五年、总价值15亿欧元的协议,以保障政府部门、外交官和国防官员在危险地区的加密通信。然而,谈判因马斯克的“声明”引发争议而受阻。反对派质疑将涉及国家安全的合同交给与美国总统特朗普关系密切的马斯克是否明智。克罗塞托表示,谈判未来将重新聚焦于技术层面。此前,马斯克因言论问题也曾导致墨西哥电信大亨卡洛斯·斯利姆取消了与“星链”的合同。
️#
️法国VLEO 5G初创公司与电信基础设施领域达成合作
️推动通信革新
据spacenews消息,一家法国的极低地球轨道(VLEO)5G初创公司ConstellationTechnologies&Operations,与电信基础设施领域达成重要合作。该初创公司计划在VLEO轨道部署1500颗小型5G宽带卫星,目前已获得国家支持的ExpansionVentures基金约1000万美元投资。通过此次合作,其有望利用地面合作伙伴的蜂窝频率,为自主研发的用户终端提供服务。资金将助力完成2026年发射前两颗卫星的工程研究,还将支持由意大利D轨道航天器承载的有效载荷开展端到端测试,该航天器预定于6月搭乘SpaceX猎鹰9号拼车任务发射。
这一合作影响广泛。在民用通信领域,将拓展通信覆盖范围,为偏远地区及地面网络难以触及之处提供高速、低延迟的5G通信服务,提升民众通信体验,推动数字经济在更广泛区域发展。从国防角度看,强大的通信网络是现代军事行动的基石。VLEO5G网络具备低延迟、高带宽特性,能为军事指挥、控制、通信、计算机、情报及监视与侦察(C4ISR)系统提供更稳定、高效的信息传输保障。这有助于提升军队作战协同能力,实现战场态势实时共享,增强军事行动的快速响应与决策准确性,在未来军事竞争中占据通信技术优势,强化国家整体防务能力。
️#
️Verizon为部分Android手机扩展卫星短信功能
️三星Galaxy S25和ASPCMS社区Pixel 9
Verizon宣布将为三星Galaxy S25和ASPCMS社区Pixel 9智能手机扩展卫星短信功能,预计在未来两周内完成升级。该功能允许用户在没有蜂窝网络覆盖的情况下,通过卫星发送短信。Verizon与Skylo合作实现这一功能,Skylo作为卫星运营商和移动网络运营商之间的中介,提供技术支持。此外,Verizon还与AST SpaceMobile签订了商业协议,近期通过其卫星进行了现场视频通话。Verizon和T-Mobile一直在推广卫星技术,Verizon在格莱美奖期间播放了相关广告,T-Mobile则在超级碗中展示了该技术。
️#
️法国Exotrail与欧洲新兴火箭制造商MaiaSpace签署多次发射协议
️MaiaSpace首个商业客户
法国初创公司Exotrail与欧洲新兴火箭制造商MaiaSpace签署了一项多次发射协议,计划从2027年开始为Exotrail的SpaceVan轨道转移飞行器提供发射服务。这是MaiaSpace迎来的首个商业客户,对其新型可重复使用火箭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Exotrail的SpaceVan轨道转移飞行器于2023年11月在SpaceX的拼车任务中完成了首次飞行,并成功部署了立方星。2024年11月,Exotrail还与Arianespace签署协议,计划于2026年下半年通过Ariane 64火箭将SpaceVan送入地球同步转移轨道(GTO)。此外,Exotrail还锁定了两次低地球轨道(LEO)任务,预计在2027年前发射。Exotrail首席执行官Jean-Luc Maria表示,与MaiaSpace的合作将为客户提供安全可靠的太空交付服务,开辟新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