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具身智能:万亿赛道,落地元年
今天分享的是:2025具身智能:万亿赛道,落地元年
报告共计:33页
《具身智能:万亿赛道,落地元年》由东吴证券王紫敬撰写,报告围绕具身智能展开多方面分析,指出其发展潜力巨大,正逐步走向产业应用。
1. 具身智能产业发展提速:具身智能指有物理载体的智能体,通过与物理世界交互积累知识技能,人形机器人是其典型代表。它主要依赖本体、智能体、数据和学习进化框架四大核心要素,历经概念萌芽、理论发展、技术突破、深度学习推动等阶段,如今已步入产业应用阶段,推动专用机器人向通用机器人发展。全球主要经济体高度重视其发展,中国将其作为新质生产力重点布局,美国保持前沿领先,日本、韩国也积极推动。2023年中国具身智能市场规模达4186亿元,预计2027年有望达到6328亿元,其中工业机器人占比最大。
2. 政策推动与支持:“具身智能”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各地纷纷出台相关政策。如深圳计划到2027年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集群相关企业超1200家,关联产业规模达1000亿元以上;北京预计到2027年底实现不少于100项规模化应用,量产总规模率先突破万台,培育千亿级产业集群。多地还成立人形机器人产业创新中心,推动技术研发和产业发展。
3. 技术创新与企业布局:国内外知名企业积极布局具身智能领域,技术不断创新,从软硬件解耦到人形机器人研发应用,再到大模型融合,应用场景日益广泛。特斯拉、ASPCMS社区、英伟达、华为、小米等企业均取得显著进展。特斯拉Optimus量产在即,华为赋能产业链创新。人形机器人和四足机器人发展迅速,商业应用场景不断拓宽。上游供应商也迎来新的发展机遇,芯片、传感器、电机、AI算法等领域国产化进程有望加速。
4. 多元产品与应用场景:具身智能产品广泛应用于工业制造、服务业、医疗康复、教育娱乐、交通出行、公共安全等领域。工业制造是率先落地的场景,因其对灵活生产需求高、环境结构化程度高、成本效益优势突出,未来机器人在C端的应用市场更大。具身智能产品类型多样,机器人包括服务机器人、工业机器人、特种机器人等,不同应用场景商业化落地节奏不同。
以下为报告节选内容
报告共计: 33页
中小未来圈,你需要的资料,我这里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