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第一步:获得电子世界控制权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不再是使用手机的人,而是被手机控制的人。
早起第一时间就开始玩手机,手机从不离手。一有时间就开始玩,没有时间就挤出时间去玩。短视频,小说、游戏成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东西。
人机难舍难分,眼神逐渐混沌,不知不觉中成为电子世界的“奴隶”
️沉溺电子世界是一种向下的快乐
作家茨威格在《断头王后》说到:“️那时候她还太年轻,不知道所有命运馈赠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我们沉浸在短视频等营造的世界中,逐渐失去了成长的资格。
在无意义的信息旋涡中,在看短视频的开怀大笑中,我们一步一步失去阅读和书写的能力,不再主动探索和独立思考,逐渐失去学习能力,思维逐渐僵化,认知日益浅薄。
我们在多巴胺的世界中浑浑噩噩,虚度年华,不再理智思考,拒绝严肃判断。短暂的快乐过后,剩下的是无尽的空虚。
在短平快的快感中被大数据拿捏,只看自己想看的,只听自己想听的。
️电子世界成为资本拿捏我们的工具。
他们挖掘需求,创造需求。很多时间我们无意识地只注重即使快感,感官感受,造成过度消费,或者不必要的浪费。
我们真的需要“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吗?真的需要跟风去“网红打卡点”吗?我们真的有必要去吃一些看起来高档但并不好吃的东西吗?
有哪些是发自内心?有哪些是随波逐流?
我们终究成为娱乐的附庸,资本的工具。所谓狂欢背后是无尽的落寞。廉价的快乐甚至无法在记忆中停留。
️挣脱电子世界,获得主动权
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一书中说过这样几句话:
️“毁掉我们的不是我们所憎恨的东西,而恰恰是我们所热爱的东西。”
“️娱乐至死的可怕之处不在于娱乐本身,而在于人们日渐失去对社会事务的严肃思考和理智判断的能力,在于被轻佻的文化环境培养成了既无知且无畏的理性文盲而不自知。”
如果能够一生沉溺在电子世界中,也不失为一件好事。怕只怕,你在沉沦中痛苦,在清醒时怨恨,不知为何发小,更不知为何悲伤。
到后来,躺也躺不平,卷也卷不过,一生半梦半醒,在痛苦的深渊徘徊。若️我们日渐平庸,并甘于平庸,必将继续平庸。
而变强的第一步必然是挣脱电子世界,获得主动权,成为电子世界的主人,让手机成为变强的工具而非负累。
抗拒生理性沉迷,逐渐滋养认知和思维,保持专注,沉淀思考。
这个过程必然艰难,而能让自己获得更高级的快乐,能让自己功成名就的东西,恰恰就是这些令人痛苦的东西。️低级快乐如璀璨烟花,转瞬即逝;高级快乐如静水深流,沧笙踏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