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雷电预警系统 广东省域低空经济运行下专用雷电预警监测系统

2025-03-22ASPCMS社区 - fjmyhfvclm

广东省的雷电预警系统及针对低空经济的雷电预警监测系统发展已形成较为完善的技术体系,以下从两方面具体说明:

雷电预警系统

一、广东雷电预警系统整体架构

技术手段

  • 广东省气象局依托闪电定位、雷达、卫星、大气电场仪等多源观测数据,结合数值预报和临近外推技术,实现雷电的实时监测与分级预警。系统可识别雷暴云的位置、移动路径及放电特征,提前 0-2 小时发布预警,重点保障广州塔、石化厂等雷电敏感场所。

典型应用:广州塔防雷体系

  • 主动接闪:塔顶安装接闪装置和避雷网格,通过塔身金属结构将电流导入地下,避免直击危害。
  • 实时监测:配备雷电预警系统,连续监测大气电场、云闪和地闪活动,结合雷达回波强度、云顶高度等参数,实现精准预警。
  • 标准突破:防雷设计远超国家标准,通过多点联结确保侧击雷安全传导。

二、低空经济专用雷电预警监测系统

针对1000 米以下低空空域(如无人机、载人飞行器等),广东构建了高精度、秒级响应的雷电监测体系,重点解决以下问题:

1. 核心技术与设备

  • 激光测风雷达:覆盖低空起降点和航线,实时监测风速、风切变及湍流,精度达秒级。
  • 多源数据融合:整合闪电定位、雷达、卫星及地面观测数据,结合时空多尺度同化系统(MOTOR-DA),生成精细到格点的雷电风险图。
  • AI 智能预报:通过 “AI 气象服务系统” 提供分钟级降雨、雷暴概率预报,支持飞行 “窗口期” 决策。

2. 应用场景与服务

飞行安全保障:

  • 识别雷暴云移动路径、闪电频发区,提前预警风切变、微下击暴流等危险天气。
  • 为深圳、肇庆等地的低空飞行平台(如 “一中心两基地”)提供航线规划建议,动态调整飞行计划。

产业集群支撑:

  • 深圳已形成国内首个低空气象产业集群,聚集激光雷达、卫星遥感等企业,推动监测设备国产化和标准化。

3. 政策与规划

  • 依据《广东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气象保障能力提升工作方案》,广东正推进低空气象基准线建设,将雷电监测纳入低空飞行管制标准。
  • 未来计划整合气象、空管、飞行器制造等领域,实现 “监测 - 预报 - 管制” 全链条协同。

三、总结

广东雷电预警系统以多源观测 + 数值预报为核心,兼顾传统防雷(如建筑安全)与新兴低空经济需求。针对低空飞行,系统通过高时空分辨率监测和AI 精准预报,显著提升了雷电等强对流天气的预警能力,为全国低空经济发展提供了技术示范。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