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键合设备行业深度:先进封装高密度互联推动键合技术发展,国产设备持续

2025-03-07ASPCMS社区 - fjmyhfvclm

今天分享的是:半导体键合设备行业深度:先进封装高密度互联推动键合技术发展,国产设备持续突破

报告共计:44页

半导体键合设备行业深度总结:

随着半导体封装技术的持续演进,键合工艺作为实现芯片间电气连接与结构集成的核心环节,正经历从传统技术向高密度、高精度方向的快速迭代。键合技术主要分为晶圆-晶圆键合(W2W)与芯片-晶圆键合(D2W),并根据功能需求分为临时键合与永久键合。传统封装以引线键合为主,通过金属引线实现芯片与基板的电气连接,但受限于互联密度与信号传输效率,逐渐被先进封装技术取代。

后摩尔时代,封装技术向更高集成度、更小尺寸发展,推动键合工艺升级。倒装键合通过凸块连接实现更短信号路径,已广泛应用于CPU、GPU等高性能芯片。热压键合(TCB)凭借高精度对准与低热应力控制,成为40μm以下凸点间距封装的主流技术,尤其在HBM3多层堆叠中不可或缺。混合键合技术通过铜-铜直接键合与介质层结合,实现10μm以下超细间距互联,在逻辑芯片与HBM存储中展现出显著优势,其互联密度较热压键合提升15倍,能耗降低20倍,预计2030年设备市场规模将达28亿欧元。

晶圆减薄工艺的普及催生了临时键合与解键合需求。当晶圆厚度降至10μm以下时,需通过临时键合技术将其固定于载板以增强机械强度,完成背面工艺后再通过激光解键合分离。该领域设备需兼顾高对准精度(<50nm)与多工艺兼容性,国际龙头SUSS、EVG占据主导地位,国内厂商如芯源微、迈为股份正加速技术突破。

全球键合设备市场呈现高度集中态势,海外企业在先进封装领域占据绝对优势。BESI在混合键合设备市占率达67%,ASMPT、K&S主导热压键合市场。国内厂商通过差异化布局实现突破:奥特维在引线键合领域打破国际垄断,拓荆科技推出量产级混合键合设备,迈为股份实现临时键合设备量产。随着HBM4、400层以上3D NAND等先进封装技术的产业化推进,国产键合设备有望在技术迭代中加速国产替代进程。

未来,键合技术将持续向更高密度、更低功耗方向发展,同时面临工艺复杂性提升与成本控制的双重挑战。混合键合与临时键合技术的成熟度将成为影响先进封装规模化生产的关键因素,而设备厂商的技术创新能力与产业链协同水平将决定其市场竞争力。

以下为报告节选内容

展开全文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