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全球首款通用 AI 智能体 “Manus” 来袭,性能卓越却陷入舆论漩涡
3 月 6 日凌晨,中国 AI 团队 Monica 正式发布全球首款通用型 AI 智能体产品 Manus。该产品在 GAIA 基准测试中成绩卓越,展现出超越 OpenAI 同层次大模型的性能,一经亮相便在科技领域引发强烈反响。
然而,Manus 发布后采用邀请内测的方式,致使多数普通用户及业内人士难以直接体验其创新之处,这一举措在业界引发诸多质疑,部分声音认为此举疑似 “饥饿营销” 与 “套壳炒作”。面对舆论压力,Manus AI 合伙人张涛两次出面澄清,表示团队 “从未投入任何市场推广预算”,采用邀请码机制实属 “服务器容量有限,不得已而为之”。目前,Manus 的后续发展及相关争议走向备受各界关注。
据公开数据,Manus 由华人团队Monica.im精心打造,是全球首款通用 AI Agent。与传统 AI 助手不同,它不仅能回答问题、提供建议,还能直接输出完整的任务成果,涵盖筛选简历、生成报告、编写代码、分析股票等复杂任务,宛如经验丰富的人类专家,将任务拆解并最终交付完美成果。
此外,Monica.im由华中科技大学毕业的连续创业者肖弘创立。此前,肖弘开发的 “微伴助手”“壹伴助手” 等工具已获得成功。2022 年,敏锐捕捉到 AI 技术革命机遇的他创立了 Monica 团队,并推出 AI 浏览器插件 Monica,通过整合大模型 API 为用户提供高效便捷的 AI 服务,积累了大量用户。Manus 的发布,则是该团队在 AI Agent 领域的一次重大创新突破。
据了解,Manus 采用独特的 “Multiple Agent” 架构,将任务划分为 “规划 - 执行 - 验证” 三个阶段,由不同 AI 代理接力协作,模拟人类处理复杂任务的流程,极大提升了任务完成效率。同时,它具备云端异步执行、安全隔离的虚拟机环境以及多模态内容生成等技术特点,确保任务在云端高效、安全运行,且能输出包括 PPT、HTML、音视频等多种格式的内容。
美国新闻周刊此前曾报道称,进入2025年以来,中国人工智能技术接连取得了突破,1月推出的DeepSeek被描述为美国人工智能发展的“斯普特尼克时刻”,这表明中国能够以美国行业领导者的一小部分成本生产功能性大型语言模型(LLM),而Manus的出现则表明DeepSeek的发展模式是可以被复制的。
值得一提的是,不久前Manus还声称,其表现优于OpenAI基于GAIA基准的深度研究,GAIA基准是通用人工智能助理的第三方衡量标准。
来源:金融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