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鹿算力江湖 超聚变“心中有数”生巨变
□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杨凌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高利国/文 徐聪/图
2025年3月7日《河南日报》12 版
数字化的浪潮中,算力无处不在。作为全球领先的算力基础设施与服务提供商,超聚变数字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超聚变”)落地河南3年多来,不断生发“超聚变”,带动河南算力产业链式发展和生态嬗变。
3月1日,农历二月初二,正是“龙抬头”的日子,超聚变战略发布会在郑州总部基地举行。超聚变宣布,下一步将重点围绕AI、数据、算力、能源四大领域实践,探索构建智能算力枢纽、培育数字产业生态,为城市和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
作为中原大地崛起的算力产业新地标,超聚变总部基地正式启用,基地总建筑面积27万平方米,涵盖总部行政大楼、全球先进计算展厅、研发中心、培训中心、数据中心等功能体。
从黄河之滨到世界舞台,超聚变业务版图持续扩大。2025年11月5日,正式落地河南;同年12月18日,设在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华中制造基地顺利投产,首台服务器下线,形成规模量产;2022年实现产值235亿元、2023年超280亿元、2024年直接跨上400亿元,居国内服务器市场份额第二,海外市场3年复合增长率超50%……超聚变在全球部署9个研发中心和六大供应中心,汇聚了2.2万家合作伙伴,服务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客户,已成为我省电子信息产业的重要增长极。
在超聚变华中制造基地,这里从零起步,已建成8条生产线,具备年产65万台服务器的能力。“整个产线的工艺水平达到行业领先,整体自动化率达85%以上,其中检测环节的自动化率达90%以上。”超聚变华中供应中心总经理李翔介绍,超聚变60%以上的制造能力布局在河南,在郑州可实现3分钟下线1台服务器,生产能力和生产品类在业界均属领先水平。
依托郑州航空港“航空+高铁”双枢纽区位优势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基础,超聚变在3年内构建起了从器件级来料到服务器整机产出的全部制造工艺。其中,超聚变首条高度自动化服务器组装生产线通过云端订单系统与MES+制造执行系统联动,自动化覆盖度达85%,可兼容超百种定制化配置,大幅提升交付效率。
2023年5月,超聚变全球备件中心在郑州航空港建成投用,标志着超聚变建成服务全国、辐射全球的供应链枢纽网络,郑州航空港由此成为超聚变辐射全球供应链网络的战略支点。目前库存规模达18万件,占企业全球总库存45%,月均处理海外订单6000单、20万件物料,服务范围覆盖11个国家自建仓及60个无子公司客户区域。
“聚变”还在继续。
产业方面,超聚变华中供应中心配套逐步完善,公司60%至70%制造能力布局河南,实现EMS制造服务本地化。持续加大研发投入,聚焦自身数字化转型,成立安全与软件创新中心和超聚变数字转型研究院,同时将自身能力输出,汇聚生态伙伴加强合作,加速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
软件方面,超聚变推出服务器操作系统,填补了河南在操作系统等基础软件方面的空白,进一步提升了超聚变在算力领域的战略韧性,助力加快河南算力产业发展。
服务方面,在郑州航空港建立了全球备件服务中心,在郑州市郑东新区建立了全球技术支持中心,覆盖全球重点城市,实现4小时备件交付,可随时响应客户需求。
未来,超聚变将围绕算力基础设施与算力服务两个战略方向持续发力,扎根河南,推进河南智造参与全球产业链分工,全力推进算力产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