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智联算力网应用实践研究报告
今天分享的是:低空智联算力网应用实践研究报告
报告共计:39页
低空经济作为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增长引擎。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打造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二十届三中全会首次将其写入中央全会决定。预计到2035年,我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将达3.5万亿元,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
低空智联算力网是支撑低空经济发展的核心基础设施,以云边端协同架构为核心,整合分布式算力资源,通过智能调度算法实现高效算力分配。其技术体系涵盖低空终端、基础设施、云平台及应用场景四层架构,其中低空云平台承担数据汇聚、智能分析与任务调度功能,为城市治理、应急救援等场景提供实时决策支持。
当前,低空算力网建设仍面临覆盖不足、协同能力弱等挑战。例如,边端算力节点布局有限,跨区域资源调度机制尚未完善,制约了复杂场景下的实时响应能力。未来需通过构建云边端三级架构、优化智能调度算法、推进异构算力互联互通等措施,提升基础设施支撑能力。
典型实践案例显示,低空智联算力网已在多个领域取得显著成效。青岛通过“智慧低空”一体化平台整合政务无人机资源,实现跨部门协同治理,累计执行超3600架次任务,提升执法效率40%以上。凤凰山自然保护区借助无线自组网与无人机联动,将科研监测效率提升90%,减少人工损耗80%。在应急救援场景中,融合通信系统使灾区侦察效率提高30%,物资投送精准度显著增强。
未来,低空智联算力网将与视联网、人工智能、城市大脑深度融合。通过视联网实现多视角数据交互,构建低空安防与物流优化新场景;依托人工智能训练低空大模型,提升飞行决策智能化水平;接入城市大脑实现空地协同管理,推动智慧城市立体发展。这些融合趋势将进一步拓展低空经济应用边界,为数字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以下为报告节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