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火爆全球的超市,终于还是凉了…

2025-03-06ASPCMS社区 - fjmyhfvclm

今天狐妹无意间看到一个有关 “ 无人超市 ” 的话题。

那瞬间,脑子立马像 “ 喝了口冰水 ” 一样清醒:

诶~这玩意儿,都多久没出来刷过脸了?

是彻底凉凉凉了嘛?啥时候开始销声匿迹的呢?

好奇心作祟,狐妹就来扒一扒这个无人超市。

无人超市,无人超市,是无人问津的超市嘛?

咳咳~这名字都不太吉利啊。

开个玩笑。

因为是超市里没有收银员,消费者购物可以自己扫码就走,满满的科技感。

曾几何时,这玩意儿遍地开花啊。

现在呢......

狐妹只几次路过黑灯瞎火的小巷子,看到过那种拉着布帘,没人、但有粉色氛围灯的 xx 超市 。

嘿嘿,这是捣乱的,说回正题。

2016 年 12 月初,当亚马逊公开发视频表示要在西雅图开出第一家 Amazon Go 时,全世界都以为看到了未来:

摄像头自动识别商品,手机自动扣款,连收银台都不需要。

2017 年,国内的巨头、资本,开始纷纷跟进无人超市这种 “ 新零售新形态 ” 。

动作很快,一早有很多明星项目,不知道你们还有印象没?

例如,2017 年,阿里巴巴的 “ 淘咖啡 ” 在上海亮相。

消费者扫码进店、拿货走人,全程无需掏手机支付的场景,可谓是刷爆全网,国内大大小小的媒体争相报道。

还有京东的 “ X 无人店 ” 、缤果盒子等头部玩家当年也扎堆入场。

2017 年双十一期间,杭州某无人超市创下单日 3000 人次进店的纪录,一度让行业内外认为 “ 收银员要失业了 ” 。

现在呢?

淘咖啡的实体店,早没了;曾经半年融资 10 亿元的缤果盒子,其创始人 2023 年就有被限制高消费的新闻出来。

而且同年他在接受采访时也直言:“ 无人便利店的风口已经过去了,我们现在转型做社区生鲜了。 ”

其实回忆过去几年,狐妹确实只在网上刷到过类似的新闻,实际在线下,确实没体验过无人超市。

也正是因为此,狐妹今天还发现,原来这背后还有更讽刺的细节~

无人超市,一开始就考虑到了加上 “ 防盗黑科技 ” ,但是不少网友精准吐槽:

“ 进无人超市,警报误响了三次,最后还是店员从隔壁奶茶店冲过来帮我解围,说好的 ‘ 无人 ’ 呢?”

“ 结帐时不知道扫哪所以支付失败,有个女士通过屏幕远程语音说 ‘ 您就买一盒烟吗?您是不是刚还拿了一盒?’ 我就伸手向她展示,走出店感觉好奇怪。 ”

另外,去年有数据显示, 90% 的无人超市凌晨时段客流量为 0 ,但是电费成本要比传统便利店高出 30% 。

中研网也有数据表示,2024 年无人零售市场规模虽突破千亿元,但其中无人超市占比不足 10% ,真正撑起市场的是自动售货机和即时配送柜。

而且,很多无人超市,其实在 2018 年左右就破产了。

换句话说,“ 颠覆传统零售 ” 的无人超市,其实从 2017 年爆火后的两年间,都已经开始消失了。

这玩意儿实际操作起来,没那么容易。

与传统超市相比,无人超市的商品损耗率高达 8%-15% ,是传统超市的 3 倍;

而且有的传统超市门店节假日单日销售额能破 500 万元,无人超市同期单店日均销售额上万元都很难......

所以,其实从 2018 年往后,再提无人超市,无意是创造的 “ 虚假繁荣 ” 。

尽管自此无人超市开始大规模 “ 下乡 ” :

从一线城市 CBD 进到到大学城、产业园,甚至还有品牌用 “ 0 加盟费 ” 的口号完成了一年扩张 500 家店。

但问题很快就暴露出来了。

夏天空调故障导致巧克力融化;冬季系统死机让顾客在 -5℃ 的店里等待;商品识别错误率高达 20% ……

这时候大家才理解到无人超市的另一面,是无人负责的超市。

再到 2025 年 “ 口罩 ” 期间,大家以为无人超市能缓了口气。

数据上有显示,行业市场规模同比增长 60% 。

但这这增长的 60% ,主要来自医院、机场等封闭场景的自动售货机,无人超市仍在亏损,资本都开始彻底放弃了。

到这里,无人超市,又成了无人投资的超市。

再就到了近两年,无人超市开始大规模闭店。

一些头部品牌在关了门店后,把设备拆了挂在二手平台上,九成新的人脸识别机,原价上万,直接几百上千卖。

还有些玩家已经开始转型,加人工改半无人超市、改卖预制菜蹭新风口......

但是这两年,已经都不流行了啊!

如今,趁着上班族懒得出门,美团、京东、朴朴超市已经用 “ 30 分钟送达 ” 征服了市场。

如今即时零售的市场规模预计达 1.5 万亿元,是无人超市的 15 倍。

而且近两年就算不做线上超市,线下超市顶流胖东来,也用自己的 “ 王牌 ” 收获了口碑。

人家靠的不是黑科技,就纯服务:免费改裤脚、宠物寄存处、下雨天给电动车披雨衣……

网友还调侃,胖东来的服务员,比无人超市的摄像头还多!

另外,山姆会员店靠着 “ 试吃到饱 ”、宜家凭借 “ 躺平体验区 ”,同样验证了一个真理:

消费者愿意为 “ 人性化服务 ” 买单,而非 “ 冰冷的效率 ”。

所以,无人超市,是真的彻底凉凉了!

无人超市,本质上是想用 “ 减法 ” 、减少人力的方式去创造价值;

而超市这类的消费场景,做成功的,往往都是在做 “ 加法 ” ,增加体验,才能留住客户。

总的来说,科技、技术,归根结底还是需要用来服务于人的真实需求,再炫酷的概念,也只是皇帝的新衣。

人嘛,生活中还是需要温暖、惊喜,甚至有些是意外的突发状况,也能给生活添彩嘛。

看来无人超市这一页,已经翻篇了......

️参考资料:

前瞻经济学人、红网、百度百科、中研网、澎湃新闻、新浪微博及其他网络截图

️编辑:CR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