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CrMnSiMoV(一种合金钢材)临界点温度
️一、概述
️4CrMnSiMoV是我国近20年来在低合金大截面热作模具钢领域研发的重要钢种之一。该钢种是在5CrMnSiMoV钢的基础上通过优化碳含量(约降低0.1%)改进而来,旨在保持原有强度的同时显著提升韧性。其综合性能优异,兼具高淬透性、良好的高温强度、耐热疲劳性能、耐磨性及回火稳定性,同时冷热加工性能优异,成为制造大型锻模的理想材料,广泛应用于汽车、机械制造等领域。
️二、化学成分
4CrMnSiMoV的化学成分设计平衡了强度与韧性的需求:
· ️碳(C):0.35%~0.45%——提供基体强度,同时避免过高碳含量导致的脆性;
· ️硅(Si):0.80%~1.10%——增强抗回火稳定性和耐热疲劳性;
· ️锰(Mn):0.80%~1.10%——提高淬透性和韧性;
· ️铬(Cr):1.30%~1.50%——改善高温强度和抗氧化性;
· ️钼(Mo):0.40%~0.60%——细化晶粒,增强抗回火软化能力;
· ️钒(V):0.20%~0.40%——形成碳化物,提升耐磨性和热稳定性;
· ️磷(P)、硫(S):均≤0.030%——严格控制杂质含量以减少脆性。
️三、物理性能
4CrMnSiMoV的物理性能为其高温应用提供了基础保障:
· ️密度:约7.85 g/cm³;
· ️临界点温度:
o ️Ac1:792℃(奥氏体开始形成温度);
o ️Ac3:855℃(奥氏体完全形成温度);
o ️Ms:330℃(马氏体转变起始温度)。
这些特性使其在高温环境下仍能保持组织稳定性,避免因相变导致的性能波动。
️四、力学性能
通过合理的热处理工艺,4CrMnSiMoV展现出卓越的力学性能:
· ️抗拉强度(Rm):≥914 MPa;
· ️屈服强度(Rp0.2):≥831 MPa;
· ️冲击韧性:33 J(室温条件下);
· ️伸长率:12%,断面收缩率11%——表明良好的塑性变形能力;
· ️硬度:布氏硬度(HBW)约323,淬火后硬度可进一步提升。
这些数据表明其在承受高载荷和冲击工况下仍能保持结构完整性。
️五、热处理工艺
热处理是发挥4CrMnSiMoV性能的关键环节:
1. ️退火:交货状态硬度≤255 HBW,为后续加工提供适宜基体;
2. ️淬火:加热至870~930℃后油冷,获得高硬度的马氏体组织;
3. ️回火:根据模具尺寸调整温度:
· 小型锻模:520~580℃;
· 中型锻模:580~630℃;
· 大型锻模:610~650℃;
· 特大锻模:620~660℃油冷,以平衡强度与韧性。
通过分级回火,可有效消除内应力并稳定组织,延长模具寿命。
️六、加工性能
4CrMnSiMoV的优异加工性能体现在:
· ️热加工:加热温度1160~1180℃,终锻温度≥850℃,缓冷避免开裂;
· ️冷加工:良好的切削性和成型性,适合复杂模具型腔加工;
· ️焊接性:需预加热及焊后热处理以避免裂纹。
️七、应用领域
4CrMnSiMoV凭借其综合性能,广泛应用于以下场景:
1. ️锤锻模与压力机锻模:如汽车连杆模、齿轮模、前梁模等;
2. ️深型腔模具:校平模、弯曲模及平锻机锻模;
3. ️高温耐磨部件:如热切边模、冲头等;
4. ️替代传统材料:相较于5CrNiMo,其寿命提升50%以上,尤其适用于大截面(>300mm)模具。
️八、发展现状与优势对比
在国内热锻模具钢体系中,4CrMnSiMoV属于低合金高韧性钢的代表,与同类材料相比:
· ️对比5CrNiMo:碳含量降低但通过增加Si、Mn优化了耐热疲劳性及抗回火能力;
· ️对比H13系列:虽高温强度略低,但成本优势明显,更适合中大型模具;
· ️行业地位:据统计,其在国内大型锻模市场占有率逐年上升,逐步替代传统高合金钢。
️九、未来展望
随着制造业对模具寿命和效率要求的提高,4CrMnSiMoV的进一步优化方向包括:
1. ️微合金化:添加Nb、Ti等元素细化晶粒;
2. ️控轧控冷工艺:提升大截面材料的均匀性;
3. ️表面处理技术:如渗氮、激光强化以增强耐磨性。
️其他材料规格切割和定制生产
c45调质结构钢
1.0503调质结构钢
c50调质结构钢
1.0540调质结构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