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蛟传媒携手天伟赛电子打造科技宣传片 诠释电子智造新高度

2025-03-05ASPCMS社区 - fjmyhfvclm

一、精准策划:立足行业特性定制叙事逻辑

2025年,海蛟传媒与天伟赛电子正式启动企业宣传片拍摄项目。针对电子元器件制造行业技术门槛高、产品应用场景隐蔽的特点,海蛟传媒组建了由工业纪录片导演、电子工程顾问、三维动画师组成的专项团队。团队通过实地走访天伟赛电子的晶圆封装车间、可靠性测试实验室及新能源合作项目现场,梳理出企业从材料研发到智能制造的四大核心优势。

“我们重点挖掘天伟赛在IGBT模块封装工艺中的创新突破,以及其产品在光伏逆变器、电动汽车等领域的应用案例。”海蛟传媒项目总监在策划会上表示。通过结合行业白皮书数据与客户访谈,团队最终确定“技术精密度×场景适配性”的双主线叙事框架。

二、创新拍摄:微观工艺与宏观场景双维呈现

在为期18天的拍摄中,海蛟传媒采用ARRI ALEXA 35电影机与工业内窥镜设备,完成对微米级封装工序的影像采集。针对晶圆切割、焊线键合等精密工艺,团队创新采用延时摄影与显微镜头联动技术,将原本不可见的微观操作转化为可视化影像。例如,通过120倍显微镜头捕捉金线焊接的精准轨迹,配合动态数据标注呈现0.5μm的工艺误差控制水平。

为增强技术传播效果,海蛟传媒设计了三组对比场景:传统人工检测台与AI视觉质检系统的效率对比、实验室模拟环境与光伏电站实际工况的耐久测试数据对照。这种实证型叙事手法直观印证了天伟赛电子产品的可靠性。

三、智能后期:动态建模与数据可视化融合

海蛟传媒后期团队运用流体力学模拟技术,还原了天伟赛电子核心产品——车规级功率模块的散热工作原理。通过三维动画拆解真空回流焊设备的内部结构,配合电流热成像图的数据叠加,实现复杂电子原理的降维解读。剪辑节奏采用“技术解析(30%)+应用场景(40%)+用户实证(30%)”的黄金比例,既保持专业深度又兼顾大众理解度。

音效设计上,团队摒弃传统配乐,采集晶圆切割声、电流脉冲声等工业原声,通过声场分层技术营造沉浸式科技氛围。成片结尾处特别加入动态专利墙展示环节,滚动呈现天伟赛电子持有的21项发明专利。

四、多平台传播:模块化内容精准触达受众

除交付8分钟完整版宣传片外,海蛟传媒为天伟赛电子定制了短视频传播矩阵:

  1. ️15秒技术亮点片:聚焦0.12mm超薄芯片封装工艺,适配LinkedIn等国际商务平台;
  2. ️30秒场景应用片:呈现产品在储能电站的实测数据,用于行业展会大屏播放;
  3. ️45秒产学研故事片:记录与清华大学电力电子实验室的联合研发历程,投放教育类媒体。
  4. “这种分级传播策略让我们的技术价值在不同受众群体中实现精准传递。”天伟赛电子市场部负责人在成片评审会上表示。据海蛟传媒监测数据显示,首批发布的短视频在专业论坛点击量达12万次,有效技术信息接收率提升58%。

五、技术沉淀:全流程工业化摄制保障

海蛟传媒在此次项目中投入的模块化拍摄系统,可实现48小时内在千级洁净车间完成设备布设。针对电子厂房特有的电磁干扰环境,团队自主研发的防磁云台与光纤同步系统,保障了精密仪器运作画面的稳定采集。后期采用的H.266编码技术,使4K素材压缩率提升33%,同时保留芯片金属镀层的细微反光质感。

目前,该宣传片已应用于天伟赛电子慕尼黑电子展、亚太区经销商大会等场景。海蛟传媒通过本次合作,进一步拓展了在半导体领域的影像服务能力,其“技术可视化+场景实证化”的创新模式正成为电子制造企业品牌升级的新选择。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