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又一大国重器,来了!
2月28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冷泉生态系统研究装置”
️(以下简称“冷泉装置”)
在广州南沙全面启动建设!
️????
️可让6名科学家在
️最深2000米的海底
️最长驻留30天
冷泉生态系统研究装置是 ️我国自主研发的
首个海陆结合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装置规模和主要技术指标国际领先
通过冷泉生态系统研究装置的建设和运行
️将突破深海载人长周期驻留实验、
超大潜深大型耐压结构安全性等科学挑战
️该装置可让6名科学家
️在最深2000米的海底最长驻留30天
????
️计划用5年建成
️国际领先研究装置
冷泉装置采用
️“样地实验+陆地模拟,
️海陆协同、时空互换”
的设计思想
计划用5年的时间
建设面向冷泉生态系统的
️深海载人驻守型海底实验室
️与陆基保真模拟设施相融合的
️国际领先研究装置
支撑冷泉生态系统发育、
化能合成生物演替
和甲烷物态演化及其环境效应研究
冷泉装置建成后
将为探索 ️深海极端环境下的生命起源
及可燃冰等 ️深海资源的绿色开发等
前沿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研发
提供先进的平台支撑
成为我国在深海科学研究领域
迈出的 ️关键一步
️服务“海洋强国”战略及“双碳”目标
????
️将推动海洋科学
️跨越式发展
冷泉生态系统研究装置项目
是由国家发改委批复立项
南海海洋研究所承担建设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建成后将促进
冷泉发育机制、极端生命演化过程、
可燃冰的生态效应研究等海洋科学
跨越式发展
️提升海洋领域核心技术原始创新能力
️和装备的自主研发能力
️推动深远海科技进步
保真模拟分总体示意图
️知多D
️冷泉是富含甲烷的流体在海底逸出或喷出形成的流体系统。冷泉生态系统是以冷泉区甲烷为生源要素,通过微生物化能合成作用而繁衍的独特生态系统,被誉为 ️“深海沙漠中的绿洲”,与甲烷物态和生态演化过程休戚相关。
冷泉生态系统是深海生物固碳的关键系统。甲烷滋养的冷泉生态系统,其食物网和代谢模式是揭示深海极端生命前沿科学的重要突破口,聚焦着深海底高压、黑暗、富甲烷极端环境的化能合成—生物固碳过程。
️如今
️广州海洋科研正向大洋
️更深处探索
️一起了解这些海洋高端装备!
“探索6000”
6000米级深海光学AUV“探索6000”
“海星7000”
7000米级深海遥控机器人(ROV)“海星7000”突破7000米级ROV总体技术等关键技术,实现深海直流液压动力源、大功率推进器等 ️核心部件国产化。
它将为我国海底构造环境研究、冷泉开发、海底硫化物等矿产资源勘查 ️提供高分辨率数据支持,为我国岛礁、海洋资源调查开发研究 ️提供了重要的装备保障支撑。
7000米级深海遥控机器人(ROV)“海星7000”
“穿越-A300”水下机器人
2023年,广东智能无人系统研究院(南沙)成功研制了“穿越-A300”水下机器人,该机器人 ️可在水下狭窄环境开展作业,适用于水务测绘、水下应急救援等工作。该设备已在国家重大水利工程“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中进行了测绘检测工作,并在南沙港区边防检查中成功实现了对重点部位的精准定位。
穿越-A300水下机器人
海底管缆埋设机器人 “金牛座”
南沙科技企业深海智人(广州)技术有限公司开发落地了 ️首台全国产、亚洲最大功率、履带自行进式海底管缆埋设“金牛座”机器人。
海底管缆埋设机器人全身上下集中了深海作业装备总体设计技术、材料与防腐技术等八大核心技术, ️是名副其实的海工装备“皇冠上的明珠”。这些技术可以被成熟地应用于深海工作机器人、海底采矿机器人、水下能源生产系统、海洋观察与测绘系统等几乎所有高端深海装备的开发中。
南沙造“金牛座”海底管缆埋设机器人完成首次深海作业
️在广州“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中
️船舶与海洋工程属于广州的
️4个特色优势产业之一
靠海造船
广州在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
具有 ️深厚的产业基础
和 ️丰富的科研教育资源
???? ????????
️海洋经济稳步上扬
️船舶产业集群强势崛起
2025年以来,广州市海洋生产总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保持在10%以上,年均增长近6%,为实现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船舶和海洋工程是广州传统优势产业,集聚了广船国际、黄埔文冲、英辉南方等40余家船舶制造企业,是我国三大造船基地之一。
在各方推动下, ️广州形成集造船、修船、海洋工程、船舶相关产业于一体的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产业集群,豪华客滚船、半潜船在国际上处于领先水平,以“梦想”号大洋钻探船为代表的特殊船型和钻井平台、水下机器人等高技术海洋工程装备发展快速, ️成为全国海洋工程装备重要基地。
广船国际
???? ????????
️政策引领方向
️打造发展新优势
在政策扶持方面,广州在《广州市海洋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中提出打造船舶和海工装备产业集群;近年来,广州制定了海洋强市三年行动方案,印发《广州市现代高端装备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将海工装备列为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重点工程,全面提升高技术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国际竞争力。
???? ????????
️科研实力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广州海洋领域拥有 ️两院院士7位,全市共拥有 ️58个涉海科研机构和 ️42个省部级以上海洋科学实验室, ️10个国家级海洋科技创新平台。全市共有18所高校设立涉海专业,如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广州航海学院等,为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培养了大量专业人才。
️未来
️广州将继续依托完善的海洋产业体系
️和强大的海洋科研能力
️不断提升海洋产业发展的“含新量”
️推动“蓝色经济”破浪前行
️打造彰显海洋特色的现代化城市!